4 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綜合地考慮輔助決策系統的目標、技術要求和約束,擴展和細化需求分析階段的模型,其目的是設計易于轉化成代碼的方案。
傳統的結構化方法是采用功能來分解復雜的大系統,而客觀世界是由各種“對象”組成,每個對象都屬于具有相同特征的對象類,因此結構化的方法對客觀世界的描述不夠準確。隨著面向對象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了這種設計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將許多類集合成一個更高層次的單位,形成一個高內聚、低耦合的類的集合。在UML中把這種分組機制稱為包。輔助決策系統的結構設計可以使用UML提供的包圖和類圖反映系統的結構(圖3)。大壩安全輔助決策系統采用3層分布式體系結構,在UML建模的邏輯視圖中表示為用戶界面包、應用服務包和數據服務包。應用服務包包括各種應用子系統,如資料查詢、專家綜合診斷及輔助決策建議等。包圖是保持系統整體結構簡明、清晰的重要工具。在系統詳細設計階段,要對系統中引入的所有類進行細化,這時可以運用UML提供的動態模型,對系統的控制、轉移、事件和條件進行描述。例如資料查詢的動態實現細節可用順序圖表示(圖4)。順序圖著重描述資料查詢過程中多個對象消息傳遞的時間順序。即在對象間如何發送和接收消息。順序圖有兩個坐標軸,水平軸顯示不同的對象,垂直軸表示時間。消息按發生的時間順序從上到下排列。
![]() |
![]() |
圖3 大壩安全輔助決策系統包圖 | 圖4 資料查詢順序圖 |
5 結語
論文以大壩安全輔助決策系統為例,說明UML在實際應用系統中的可視化建模機制。用戶可以根據目標系統的特點,靈活調用UML提供的多種圖形,以多視點的角度從不同的層面為系統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以及實現的整個過程,建立富有彈性和擴充性的可視化軟件開發模型?梢钥闯鯱ML面向對象的思想以及豐富的標準圖視,為大型軟件的開發提供了強有力支持,有利于提高軟件開發的質量和效率。如何運用UML技術解決實際軟件開發中所面臨地問題,仍然是該領域研究的熱點。本文使用可視化面向對象建模技術為大壩安全輔助決策系統的分析、設計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