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實體關系圖(ERD)
- ERD
ERD方法用于描述系統實體間的對應關系,它是一種語義建模方法,它從對象和對象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來說明世界。 - ERD在項目開發的各個階段中的作用
在需求階段使用ERD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的對象。而在需求分析階段則使用ERD描述系統中實體的邏輯關系,最后在設計階段則使用ERD描述物理表之間的關系。 - ERD的不足點
ERD只關注系統中數據間的關系,而缺乏對系統功能的描述。如果將ERD與DFD兩種方法相結合,則可以更準確地描述系統的需求。
本項目中的實體關系圖請見后面的數據庫設計。
(6)用例圖(Use Case)
在面向對象分析的方法中通常使用Use Case來獲取軟件的需求。Use Case通過描述“系統”和“活動者”之間的交互來描述系統的行為。通過分解系統目標,Use Case描述活動者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而執行的所有步驟。
Use Case方法最主要的優點,在于它是用戶導向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所對應的Use Case來不斷細化自己的需求。此外,使用Use Case還可以方便地得到系統功能的測試用例。
建立用例模型的目的則是幫助開發團隊理解客戶對系統的各種功能需求。
- 餐館定座系統用例圖示例
- 本項目中的用例圖請見后面的系統設計中的說明。
(7)采用哪一種方式做需求分析最好?
不同的需求分析有不同的特點。還沒有哪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替代別的方法,否則,現在就不會存在不同的需求建模方式了。
一般來說,可以使用DFD+ERD來描述那些功能層次比較清晰的需求;而USE CASE則適于描述功能結構復雜的需求。做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建立需求的模型,不同的子系統有可能使用不同的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