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與傳統的瀑布模型相比較,迭代過程具有以下優點:
- 降低了在一個增量上的開支風險。如果開發人員重復某個迭代,那么損失只是這一個開發有誤的迭代的花費。
- 降低了產品無法按照既定進度進入市場的風險。通過在開發早期就確定風險,可以盡早來解決而不至于在開發后期匆匆忙忙。
- 加快了整個開發工作的進度。因為開發人員清楚問題的焦點所在,他們的工作會更有效率。
- 由于用戶的需求并不能在一開始就作出完全的界定,它們通常是在后續階段中不斷細化的。因此,迭代過程這種模式使適應需求的變化會更容易些。
4、實現UML建模的工具
Rose、together和Visio等
5、UML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應用
(1)UML適用于系統開發過程中從需求規格描述到系統完成后測試的不同階段。
(2)在需求分析階段
可以用用例來捕獲用戶需求。通過用例建模,描述對系統感興趣的外部角色及其對系統(用例)的功能要求。
(3)分析階段
主要關心問題域中的主要概念(如抽象、類和對象等)和機制,需要識別這些類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并用UML類圖來描述。為實現用例,類之間需要協作,這可以用UML動態模型來描述。
(4)在設計階段
只對問題域的對象(現實世界的概念)建模,而不考慮定義軟件系統中技術細節的類(如處理用戶接口、數據庫、通訊和并行性等問題的類)。這些技術細節將在設計階段引入,因此設計階段為構造階段提供更詳細的規格說明。
(5)編程(構造)是一個獨立的階段
其任務是用面向對象編程語言將來自設計階段的類轉換成實際的代碼。在用UML建立分析和設計模型時,應盡量避免考慮把模型轉換成某種特定的編程語言。因為在早期階段,模型僅僅是理解和分析系統結構的工具,過早考慮編碼問題十分不利于建立簡單正確的模型。
(6)UML模型還可作為測試階段的依據
系統通常需要經過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不同的測試小組使用不同的UML圖作為測試依據;
- 單元測試使用類圖和類規格說明;
- 集成測試使用部件圖和合作圖;
- 系統測試使用用例圖來驗證系統的行為;
- 驗收測試由用戶進行,以驗證系統測試的結果是否滿足在分析階段確定的需求。
6、利用UML建模
(1)為什么要建模
軟件系統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系統,它的最終表現形式為可運行的目標代碼。但是最終的軟件代碼是非常復雜的,包含了太多的細節信息,直接閱讀代碼很難對系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需要有一個中間過程來得到這些結果,同時也需要對系統進行簡化和抽象,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系統設計。
利用統一建模語言UML 來對系統結構進行全面的分析設計,即構建系統模型的過程,這就是可視化建模(Visual Modeling)?梢暬<夹g已經成為一種成熟標準的軟件開發技術規范。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