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軟件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軟件買賣雙方的交易都是在私下進行的,對于這種軟件不測試就上市的現象難以監管,只有靠用戶自己去判斷。
撰文/本報記者段郴群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了保證軟件質量,大的IT企業在軟件產品發布前都要做大量的質量控制工作。據了解,軟件測試一般都先由開發人員把代碼寫完,然后交給軟件測試工程師進行測試。在某知名軟件企業從事軟件開發的張先生對記者表示,某種瀏覽器代碼開發時間為6個月,而測試穩定這個程序就花了8個月時間。
目前,由于軟件企業準入門檻較低,只要幾個懂技術的人就可以成立一家軟件企業,導致國內的軟件企業許多是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在這樣的軟件企業里,資金和人才都較為有限,從事軟件研發的就只有一兩個人,他們在開發出一款產品之后直接把產品向市場上推銷,以求資金迅速“回籠”,這導致了軟件上市之前必須經過的測試階段轉移到了用戶那里!败浖髽I在拿到用戶的訂金之后就慢慢地給用戶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這些軟件企業就同時做軟件出廠前應該在企業里做的各種測試。這種做法完全是讓用戶在為自己的產品測試埋單,因為這樣既節省產品上市費用和時間,又降低了市場風險,但對用戶來說就是一個大大的‘陷阱'!边@位人士透露。
原因一 測試工程師嚴重缺乏
一位不愿署名的國內某軟件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現象的存在其實是國內軟件測試師嚴重缺乏所造成的。據統計,目前我國軟件從業人員的缺口高達40萬之多,其中軟件測試人才的缺口將超過20萬,在未來5~10年中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大。據了解,在國外,軟件測試工程師和軟件開發工程師的比例是1∶1,而國內這個數目還達不到1∶8。
原因二 企業不愿花測試費用
據了解,由于軟件開發多為智力投資,前期研發投入不會太多,但測試和市場推廣卻需要大量投入。從投入的資金和人力物力看,測試和修改的時間要占總投入量的六成以上。而對于一些穩定性、安全性要求高的軟件,測試費用甚至相當于開發設計總費用的三四倍以上。一些小公司無力承受這筆費用,更主要是認為沒有必要,因此導致許多軟件不經測試就賣給了用戶。
軟件協會:缺乏依據難以監管
廣東省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黃躍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國家目前沒有專門機構和部門來管理軟件企業的軟件測試,同時,軟件買賣雙方的交易是私下進行的,而且用戶愿意買,因此這種不測試就賣給用戶的現象很難監管。
黃躍珍對記者介紹,軟件不測試就賣給用戶的現象已經在業內存在較長時間了,即使行業協會一再強調軟件必須經過測試才能上市,也無法阻止其蔓延。
不過,對于軟件賣給用戶后一邊實施一邊修改的情況,黃躍珍認為,這是由于用戶對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也不是很清楚,于是就要求企業不斷修改!坝捎谌狈ο鄳囊罁,只有用戶在使用軟件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投訴,才能由消委會進行管理,其他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對這種現象進行監管!秉S躍珍最后對記者這樣表示。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