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有序狀態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白盒測試在少數項目獲得成功,成為可拷貝的活動;二是實施白盒測試有組織與流程保證。如果這兩個條件無法同時滿足,說明單元測試或集成測試在這個企業中仍缺少保障,即使有人偶爾做成功了,也是不可靠的,個體行為難以轉化為組織行為。
有序狀態是通信企業白盒測試必經歷階段,多數比較漫長,快則一、兩年,慢則十余年,要有長時間技術積累,以及組織與流程的優化。另外,從有序狀態轉向自發狀態,會涉及白盒測試理念的大幅轉型,從現實操作角度考慮,這些是很難在一兩個項目周期就能跨越過去的。
有序狀態的發展過程中,多數企業會遇到如下問題或現象:
1. 開始認識到單元測試該由開發人員去做
多數尚處于混沌境界的企業會認為,單元測試應由測試人去做,可能會覺得開發人員自己編碼又自己測試會陷入慣性思維,測試效果不佳。但讓測試人員現實操作幾次,又會冒出幾個難以逾越的問題,首先是測試效率,測試人員不熟悉代碼,他上手把源碼讀懂然后想辦法做測試,要知道,單元測試面對眾多瑣碎的函數,隨意一個開發人員一天就能寫一堆新函數,所以,測試人員若把單元測試做好,通常要比開發人員自測多付10倍的精力,這一情況很致命,單元測試必然難以為繼。其次,測試人員做單元測試,經常不能斷定某種現象是不是問題,還得找相應開發人員去定位,問題定位了,修正問題又是個麻煩,測試人員不擁有給產品編碼的權限,大量時間又浪費在反復溝通上。
所以碰過幾次壁后,多數企業都會回到這種操作方式:每個開發人員自己寫代碼,自己做單元測試(主要是模塊級白盒測試)。這是主流運作方式,非主流的,還可能間或讓兩個互相熟悉對方代碼的開發人員,交叉一下做單元測試,這也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