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管理是管理者在對軟件質量進行一系列度量之后做出的各種決策,促使軟件產品在時間、成本內符合標準。軟件質量度量是軟件度量的一個子集合,其在于產品、過程和項目的質量。
Crosby根據產品的質量,對大多數組織生產過程進行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成熟度進程階段的思想。Radice等人將Crosby關于質量規劃的層次階段劃分方法進行了推廣,運用到軟件項目開發中,針對軟件組織的開發過程,建立了一個成熟度模型,包括過程成熟度(CMM)的五個層次。雖然此模型是針對軟件過程的,但實際上卻應用于軟件產業的質量過程和質量管理標準。
(1)初始層次。該層次特征:無序的;成本費用、進度及質量均不可度量、無質量管理。
(2)可重復驗證的層次。該層次特征:機械性有序的;對成本費用、進度及質量開始進行控制、非正式的質量管理。
(3)經過定義的層次。該層次特征:可定性的;對成本費用、進度及質量進行有意識的控制、非正式的質量管理朝正式的質量管理進化。
(4)得到管理的層次。該層次特征:可定量的;對成本費喟、進度、質量有了合理的統計控制;正式而有效的質量管理。
(5)經過優化的層次。該層次特征:可穩定、持續發展的;對于軟件生產自動化和持續改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熟的質量管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