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大集中為標志的新一輪銀行信息化建設目前已初見成效,各商業銀行紛紛把原來分布在一、二級分行的業務和管理數據逐級上收,最終集中在一個或多個總行中心,以實現全行業務經營和管理的集約化,適應管理扁平化
改革。
這為各大銀行初步實現數據大集中、提高核心競爭力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提供了廣闊的技術平臺,同時也為我國銀行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雖然數據大集中是商業銀行信息化建設的必然選擇,可數據大集中后分行科技工作卻存在如下的一些弊端:大集中后,科技部門以運行維護人員為主,而且技術人員往往是被動接受上級行下發的程序,并按要求進行推廣,技術人員一般不能接觸到程序源代碼,只是將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加工整理后報上級行;對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業務,則依賴于系統的通用性、靈活性以及上級行有關部門對業務需求的響應能力。隨著骨干技術人員的抽調或流失,維護推廣工作比重的加大,無數據行的開發水平呈下降趨勢。
所以,在實現數據大集中后,分行如何轉變職能、適應數據大集中后的生產和管理需要,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下面,將從幾個方面闡述一下分行該如何適應數據大集中后的生產和管理需要:
整合現有業務及管理流程
目前,數據大集中工程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客戶信息為中心的綜合業務系統平臺,因此,需要建立統一的業務應用平臺,實現經營模式由以“賬務”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對現有業務及管理流程進行徹底的再造,構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以產品創新為發展、以集約化、扁平化為管理模式的現代化管理體制。具體的思路主要有:
1、全面實施多功能柜員制,推行一站式服務,處理日常負荷較大的柜臺存取款業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