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專注業務
像國開行這樣的IT外包,在我國銀行業還屬于鳳毛麟角。一開始,國開行不少人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了與惠普公司的合作。2002年,通過招標,國開行將PC等設備外包給了惠普公司。
選定3年為一個租賃合同周期,不是一件費解的事情。許成軍表示:“一般而言,一臺PC的更新換代周期是3年。
至于軟件,企業購買的本身就是使用權,并不具有產權。到2005年,國開行的IT外包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應用系統開發、網絡系統運維、災備中心建設與運維,項目監理、咨詢等等。
國開行有一個強大的國際顧問團,其中的成員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他們給國開行的建議是,一個企業,一定要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
1999年調入國開行之前,行長陳元找許成軍談了一次話。如今,許成軍對這次談話的內容還歷歷在目。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國開行的信息化建設要走IT外包的路子。
到2000年,國開行《電子銀行規劃綱要》出臺時,IT外包的相關規劃已經赫然在目。
是否要將系統外包給服務商,當時在國開行內部引起了爭議!巴獍趪鴥仁莻新鮮事物,在國內銀行界更是聞所未聞。IT外包風險太大了!鳖愃七@樣的不同意見出現了。
陳元的態度很堅決:“國開行的IT系統會越越做越大,但我們的核心任務是銀行業務,而不是IT建設。我們不可能自己養一大批高素質的IT專業人員!
J.P.摩根公司曾經通過對美國商業銀行的電子化發展研究,提出了M1-M2-M3三層信息技術構架理論。M1是指計算機系統的硬件、系統軟件、工具軟件、網絡設施和其他銀行使用的專用機具;M2層主要由應用軟件和人機接口組成;M3層的內容主要包括業務流程重組、策略規劃、應用系統集成和現有應用系統的管理和維護。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M1層的競爭主要表現在合并分散的數據處理中心以追求更好的規模效益;經過研究發現,美國商業銀行在M1和M2層的開發投入,實際收獲的只是M1和M2層的技術培訓,在M1和M2層領先所產生的效益不如M3層快。
借鑒美國商業銀行的電子化發展經驗和摩根公司M框架理論,國家開發銀行在進行信息技術外包的過程中,將M1、M2層外包,利用外包商的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并計劃逐步過渡到建設M3層。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