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擁有大量通過CMM認證的軟件企業,印度軟件從業人員對CMM的了解程度和接受速度都非常之快。正是由于這些“本地化”優勢,華為決定將印度所列為整個企業引入CMM的先鋒。2001年初,印度所的COO將年底通過CMM4認證寫進了自己的年度目標書中,送到了華為位于深圳的研發總部。
印度所的成功因素,一方面與印度當地的環境有關,而華為自1988年成立后經過十幾年、開發上千萬行代碼所積累的軟件管理、控制經驗也非常重要,這幾乎是印度所一開始就挑戰CMM 4的勇氣來源。對照CMM二三級中的一些基本軟件工程(KPA),陳青發現,華為的經驗與CMM的要求有不少重合。
比如在CMM2里有一個重要的KPA是需求管理!拔覀円郧翱赡懿⒉缓芮宄@到底是什么,但我們在5年前設立了一個總體技術辦公室。它負責對所有研發項目的立項進行控制——要不要做這個項目、做成什么樣!笨傮w技術辦公室的另外一個職能與CMM2中要求的更改控制委員會頗為近似:項目在進行中,如果相關技術、用戶需求發生變化,總體技術辦公室還要控制項目的變化幅度,令變化不能最終影響到成敗,“否則的話,就喪失了根本!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