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華為自發建立的軟件管理流程,雖然還不完善,但是在思路上已經開始接近CMM的精神了。陳青覺得:“以前我們的軟件研發最后能不能夠成功,需要依賴運氣,或者依賴團隊里是不是有一個天才式的開發人員。這樣的管理狀況經常使華為的生命線變得非常脆弱。要有效地控制華為在軟件研發中日益龐大的投入以及逐漸龐雜的資源積累,幾乎是非上CMM不可了!
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在任正非眼中,CMM變成了把華為的生命線“去除雜質”、“由鐵變鋼”的煉鋼爐。
為什么是印度
1999年6月,華為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羅爾成立了印度研究所。一些曾被派駐到印度所的華為員工認為,公司在印度設立研究所“有些得不償失”。他們在印度并沒有見到很多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尤其印度所設立之初,由于在當地缺乏名氣,華為聘用的印度工程師水平普遍低于國內派駐的員工。后來,華為通過提高待遇,的確招到了一些軟件“高手”(據說,華為印度所的待遇僅低于惠普公司)。目前,華為印度所是其最大的海外研究所,有500多名員工,其中1/3是由國內派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