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測試細則:
1): 菜單通常采用“常用--主要--次要--工具--幫助”的位置排列,符合流行的Windows風格。
2): 常用的有“文件”、“編輯”,“查看”等,幾乎每個系統都有這些選項,當然要根據不同的系統有所取舍。
3): 下拉菜單要根據菜單選項的含義進行分組,并且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用橫線隔開。
4): 一組菜單的使用有先后要求或有向導作用時,應該按先后次序排列。
5): 沒有順序要求的菜單項按使用頻率和重要性排列,常用的放在開頭, 不常用的靠后放置;重要的放在開頭,次要的放在后邊。
6): 如果菜單選項較多,應該采用加長菜單的長度而減少深度的原則排列。
7): 菜單深度一般要求最多控制在三層以內。
8): 對常用的菜單要有快捷命令方式,組合原則見8。
9): 對與進行的操作無關的菜單要用屏蔽的方式加以處理,如果采用動態加載方式——即只有需要的菜單才顯示——最好。
10): 菜單前的圖標不宜太大,與字高保持一直最好。
11): 主菜單的寬度要接近,字數不應多于四個,每個菜單的字數能相同最好。
12): 主菜單數目不應太多,最好為單排布置。
13):菜單條是否顯示在合適的語境中?
14):應用程序的菜單條是否顯示系統相關的特性(如時鐘顯示)?
15):下拉式操作能正確工作嗎?
16):菜單、調色板和工具條是否工作正確?
17):是否適當地列出了所有的菜單功能和下拉式子功能?
18):是否可能通過鼠標訪問所有的菜單功能?
19):相同功能按鈕的圖標和文字是否一致?
20):是否能夠用其他的文本命令激活每個菜單功能?
21):菜單功能是否隨當前的窗口操作加亮或變灰?
22):菜單功能是否正確執行?
23):菜單功能的名字是否具有自解釋性?
24):菜單項是否有幫助,是否語境相關?
25):在整個交互式語境中,是否可以識別鼠標操作?
26):如果要求多次點擊鼠標,是否能夠在語境正確識別?
27):如果鼠標有多個按鈕,是否能夠在語境中正確識別?
28):光標、處理指示器和識別指針是否隨操作恰當地改變?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