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冷眼看CMM

    發布: 2008-2-15 09:46 | 作者: 不詳 | 來源: 不詳 | 查看: 19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2001年6月26日,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陽東大阿爾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過了CMM3級認證,成為中國首家通過CMM3級的軟件企業,同時也為現在軟件業中炒得沸沸揚揚的CMM又添上了一道風景。

      事實上,CMM最初是悄然進入中國的,1999年7月6日當北京鼎新信息系統開發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通過CMM2級評估的企業時,并沒有幾個人聽說過這個新名詞,更別說明白它意味著什么了。

      CMM真正火爆起來還是由于2000年6月國務院頒發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業內人士稱之為“18號文件”),該文件的第五章第十七條明確提出“鼓勵軟件出口型企業通過GB/T19000-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其認證費用通過中央外貿發展基金適當予以支持!卑殡S著 2001年上半年國內的幾家大公司先后通過CMM2級認證及其后掀起的強大宣傳攻勢,CMM成為目前軟件業最時髦的詞匯。各地政府和科委對企業通過CMM認證也明確表示大力支持,并且對通過的企業予以不菲的獎勵。但也有一些人對這種火熱的態勢表示了擔憂。

      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十二屆“中關村IT沙龍”上,北京市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殷志鶴先生就表示:CMM有助于中國軟件業的發展,但推行不能過頭。

    CMM是必修課嗎?

      其實企業要不要通過CMM,關鍵要看這會為企業帶來什么好處。簡單地看,CMM是一種資質認證,它可以證明一個軟件企業對整個軟件開發過程的控制能力。目前國際上在挑選軟件工程的外包伙伴時一般都要看CMM認證。印度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企業通過CMM認證,就是因為它們是以軟件承包為主。東軟當初決定通過CMM認證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司決定擴大國際業務,向歐美市場拓展,而在同歐美客戶的接觸中發現,只有通過CMM認證才有可能在歐美市場接到訂單。所以毫無疑問,想要承接國外軟件外包工程的企業就應該通過CMM認證。

      CMM(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是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受美國國防部委托研究制定并在美國,隨后在全世界推廣實施的一種軟件評估標準,主要用于軟件開發過程和軟件開發能力的評估和改進。CMM標準共分五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 初始級、可重復級、定義級、管理級和優化級。

      那么如果只是開發自主產品、不做外包的軟件公司需要通過CMM認證嗎?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是否需要在企業內部實施CMM; 二是是否需要通過認證。

      眾所周知,軟件生產不同于汽車、紡織等制造行業的生產,它完全是由人進行創造的,外界無法觀察,也很難進行監控,同時軟件也不像制造業的產品那樣可以方便地進行檢測評估,這就給軟件的管理和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國內的軟件企業正是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致使經常出現不能按時發布、產品質量低劣、項目組中個人作用過于放大等問題。因此,中國的軟件業要想成為產業,就必須改變整個軟件業管理的方式方法。而管理正是CMM的強項,它提出的過程監控以及文檔先行,讓企業在軟件生產的每個步驟都留下翔實的文檔,從而實現軟件生產的標準化控制,讓企業有效地控制軟件生產各方面的問題。所以每一個軟件公司,無論是做內銷還是出口,只要是真正想成功、想持續發展、讓企業具備競爭力,就應該學習CMM所倡導的工作方式,在工作管理當中貫徹CMM的思想。

      而企業是否必須通過認證,則需從兩方面來看。不可否認的是,按照CMM的思想進行管理與通過CMM認證并不能劃等號。其實在軟件業最發達的美國,很多企業包括軟件業的巨頭Microsoft都沒有通過CMM認證。這并不是說,這些企業不重視質量管理,事實上,這些企業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式,而且這套方式同CMM在本質上是一致的(CMM本來就是SEI從美國的工業界中總結出來的)。但中國則是另一種情形,國內的軟件企業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據幫助東軟通過CMM認證的Soft Tech公司副總裁李穎女士介紹,CMM認證并不僅僅是在評估軟件企業的生產能力,整個評估過程同時還在幫助企業完善已經按照CMM建立的科學工作流程,發現企業在軟件質量、生產進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予以糾正。所以中國的軟件企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通過CMM認證,借助強制性的外力來糾正自己的錯誤。

      但另一方面,企業要通過CMM認證,投入的時間、精力、資金都非同尋常。僅以資金為例,5萬美元的評估費用只是最少的部分,另外還要請咨詢公司進行咨詢與培訓,而無形的投入(企業用于改變管理的費用、員工為了學習CMM而花費掉的時間以及為編寫文檔而花費的精力等)才是最大的一筆投資。還是以東軟為例,據估計,所有無形與有形的投入加起來超過了1000萬。這對一些小企業來說不啻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這張證書并非終身有效,每過一年半就得重新接受評估。所以企業在決定通過CMM之前必須要想清楚,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承擔這筆費用,否則弄不好會因此將企業拖垮。其實對于很多資金少、規模小、沒有通過把握的企業來說,應該先聽一些項目管理、軟件工程、測試等方面的課程,并且在頭腦中建立起CMM的思想,找到自己的問題,當有改變的欲望以及能力的時候,再去通過CMM認證。

      第一, CMM是幫助企業正規化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真正想做軟件,不論是在國內做還是在國外做,都應該達到這個水平。

      第二, 認證的過程是糾正企業偏差的過程,而這是企業花錢都買不到的。

      第三, 一定不能把CMM認證當作一種考試、一種文憑,而是要看成一項有利于企業今后發展的投資,借此來改變中國軟件業長久以來形成的積弊。

    ——Soft Tech公司副總裁李穎 “18號文件”出臺之后,CMM一下子炙手可熱,熱得已經露出了失控的苗頭。正如我們以上所闡述的,CMM確實很重要,但像現在這樣大肆炒作,似乎已經偏離了它應該的軌道。主要表現在,現在的炒作集中在企業是否獲得了CMM的證書,而非企業在實施后真正發生了哪些質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集中在了通過CMM認證后的廣告效應上。

    熱潮中的反思

      “通行證”、“質量保證書”等類似的字眼成了陪同CMM一起在媒體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很多人錯誤地認為企業只要通過了CMM認證,就可以獲得國外的訂單,就會生產出質量優異的軟件。事實上CMM只能證明企業具備了按照某種標準進行生產的能力,別人也許會因此把你列入考慮范圍之內。但一切都是“可能”,而并非“肯定”,也就是說, CMM只是一個必要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其實,承接外包的軟件企業就像一個軟件施工隊,你想接到活,沒有CMM證書是不行的,但有了CMM證書別人也不一定會選你; CMM證書只能證明你能夠按照要求去干活,至于最終你能不能把活干好,與前期制定的標準以及具體操作中的很多其他因素相關。

      最近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紛紛立下軍令狀,聲稱要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通過CMM的某級認證,而有些咨詢公司也迎合企業的這種不合理要求。很多媒體則喜歡追問:

      “你們什么時候過3級?”看上去所有的人都急于讓中國軟件業通過CMM的企業數目在短期內可以向印度看齊,變成一個軟件大國。從某種意義來講,設立通過的時間表是件很愚蠢的事,因為企業通過CMM認證是因為企業內部確實發生了質變,而有些改變需要有一定時間的積累,并不是說企業想什么時候完成就可以完成的。而且CMM通過的時間都有國際慣例,經過很多企業的驗證,短時間是達不到標準的。企業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急功近利,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根本就沒有想明白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而將一紙文書看成了最重要的東西,完全是本末倒置。企業通過CMM的最終目的是讓軟件企業的管理規范化,使軟件開發的過程具備可控性。正如上所言,雖然CMM證書本身對中國的企業是很有好處的,但認證的過程可以讓企業得到更大的好處。

      企業急于通過CMM還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即在認證的過程中弄虛作假。原本美國對外包伙伴一般只要求通過3級,但從2000年起這個要求變成了4級,根本原因就在于印度在CMM認證過程中產生了“放水”現象。我們又怎么能相信國內的企業在通過CMM認證時都會規規矩矩呢?很多東西進入中國后都會改變,CMM也沒有理由例外。這絕不是杞人憂天,其實ISO9000就是前車之鑒。中國是亞太地區通過ISO9000企業最多的國家,但仍然沒有成為公認的產品質量強國。這其中固然因為有一部分企業通過之后反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但不可否認還有一部分企業的認證是以不正當手段取得的,F在ISO9000在中國已經泛濫成災,失去了應有的權威性。我們不愿同樣的事發生在CMM身上,如果真的到了某一天,國外將軟件外包的標準都提高到4級或5級(而這是很多中國軟件企業根本就通過不了的),實際上就是自己害自己,堵死了自己的路。

      企業通過CMM不是為了滿足其他公司的要求,而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發展,為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企業只是為了獲得一紙證書而通過CMM,那么就已經本末倒置了,對企業的長久發展反而有害。試想如果企業的態度不夠端正,即使通過CMM認證,企業又怎么能夠保證它在以后的操作過程當中繼續堅持CMM規范呢?CMM只是一個讓企業更好發展的規范,不應該成為企業炒作自己的工具,企業需要的是優化自己的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而非一張CMM證書。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cmm CMM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