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軟件企業需要什么樣的CMM服務?

    發布: 2008-2-03 16:48 | 作者: 北京軟件過程改進網SPIN局  | 來源: 不詳 | 查看: 29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CMM的應用已經從知識導入期進入研究和實施期,為了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狀況和真實需求,由北京軟件過程改進網(北京SPIN)組織了這次“CMM用戶市場狀況調查”,調查以網上發布調查表的方式進行,調查過程得到了軟件工程專家網(www.51CMM.COM.com)的大力協助。
      本次調查,主要收集和統計了實施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對于工具的使用做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樣本情況介紹   本次調查歷時25天,收到反饋210份,有效樣本數203份。調查涉及全國各地的軟件企業。被調查者中:企業高層主管、項目經理、職能經理等管理人員占51.4%,軟件工程師占35.7%,企業過程改進人員占12.9%。
     
     被調查者所在的企業有45.3%通過了ISO9000認證,在通過ISO9000的企業中,打算進一步實施CMM的占58.3%。有44.7%的企業正在自我研究的基礎上部分的使用CMM,打算進行正式引進和實施的則高達57.1%。
      應該注意的是,這個數字與前面提到的"通過ISO9000仍然要實施CMM的企業"比例數非常接近,表明ISO9000沒有能夠很好滿足軟件企業對于管理的需求,也表明ISO9000的效果沒有能夠打擊企業以及過程改進人員對于其它制度化體系的渴求。
      以下的統計分析中,"制度化體系"指ISO9000、CMM等制度化管理體系。
    實施制度化體系存在的問題
      對于實施制度化遇到的問題的調查反映出,以下七個方面當前最為突出:  
     在上圖中,橫軸表示上述問題的編號
      1)體系文件的制定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2)體系實施帶來大量的額外煩瑣的管理工作量,又缺乏合適的管理工具
      3)領導支持的力度不夠
      4)實施體系時,沒有注意改造企業文化中與制度化不兼容的部分,結果發生文化沖突
      5)基本軟件工程不到位,包括由于軟件人才匱乏,人才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種種問題
      6)人員素質,各級管理人員普遍缺乏管理知識,不知道怎么管理
      7)由于ISO9000在中國軟件業的實施有許多不成功,打擊了人們對CMM的信心   調查表明,"與實際情況的結合"、"事務性管理工作量"、"文化沖突"、"基本軟件工程"、"基本管理素質"是七個問題中尤為突出的五項。"基本管理素質"和"基本軟件工程"兩項以接近60%的被選率居于前列。
    對上述七個問題的分析如下:
    問題一: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
      CMM的作者之一Judy Bamberger指出:"這組指南僅僅是--指南--而不是要求,或是一份"必須做"的行動的清單;這個指南是準備好了應被解釋、被裁剪和根據每一特定企業的文化與環境被加以利用的。"
      實踐一再的證明,西方理論體系應用于中國實踐,照抄照搬往往導致失敗。特別是底層實踐和實施方法論有著強烈的本土文化取向。對癥下藥還是生搬硬套這其實反映的是顧問公司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在圖一中,實施過制度化的企業樣本中,選擇問題一的高達58%,高于總體樣本的40%,這表明企業對既往的制度化實施的滿意度還很低,企業從中得到的提高還很不夠。
      要結合就首先必須了解企業,這一點對顧問師的背景和素質提出了要求;其次,要重診斷,輕評估,本文后面有數據顯示,不同企業"痛處"不同,這要求體系的實施要有重點,有針對性。
    問題二:事務性管理工作量
      各類制度化體系大抵都要求按照預定流程做事,多做記錄,收集和分析數據,這些工作必然增加工作量,這是些高級人員不愿意做,低級人員還做不了的事務性管理工作。事實上,一些企業不自覺的采取了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比如清華紫光下屬某公司設立了項目經理助理職位,幫助項目經理分擔計劃監控以及計劃維護、數據統計等工作,聯想神州數碼的某研發部門設立了CMS(配置管理秘書)的職位分擔變更管理、配置審計、數據統計等工作。當然,個別企業在使用自我研發工具。良好工具成為影響著CMM能不能做深入,CMM能不能堅持的重要因素。
    問題三:領導真正支持
      以前實施ISO9000的顧問公司就總是強調這一點,"實施ISO9000是一把手工程"。為什么總是強調這一點呢,就是因為制度化實施并不是看起來那么簡單,表面上就是一堆文檔,其實更多的工作在文檔以外,難度也在文檔以外。文檔之類的東西只是制度化實施的技術的、硬性的方面,還有軟性的因素。很多的事情最后落實的"人"這個因素上:觀念的轉變、習慣的改變、利益的糾葛。這些離開高層領導的支持、推動是行不通的。
    領導支持不是喊喊口號,出點錢的事。需要盡可能的親身參與、深入學習和研究乃至以身作則。
    問題四:文化沖突
      調查數據顯示,文化沖突也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1995年SEI發表的一份技術報告(CMU/SEI-95-TR-009)指出:"企業文化是否認識到過程改進的必要性,是持歡迎的態度還是抗拒的態度,是開展過程改進的先決條件"?梢,文化的沖突是中外普遍存在的問題。
      令人奇怪的是,雖然這個問題被頻繁的提及,但是國內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實踐這個問題。這似乎顯示著國內顧問公司的業務成熟度處在比較低的層級上,還是忙于解決實施的技術問題,而無暇顧及實施方法論等軟性因素。
      組織文化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在許多領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組織文化學術研究和實踐。比如,跨國公司管理、跨文化管理、變革管理、購并與重組等。雖然還存在著爭論,但是大多數學者同意組織文化是可以改變的。所以,研究和借鑒其它領域的成功經驗似乎是一個捷徑。   ISO9000在傳統行業的應用(比如電子制造業)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制度化體系在外企(里面可能全是中國人)的普遍成功應用也提供了大量文化可塑的案例,這些都證明通過努力,制度化與我們的本土文化是可以兼容的。
    問題五:基本軟件工程缺乏
      刊登在《PMT評論》總第二期上的一篇短文寫到:“SW-CMM將軟件企業的能力成熟度分為5級,即初始級、再現級、已定義級、受管理級和持續優化級。一般理解,只要企業從事軟件開發和維護業務,企業就處于第一級,即初始級。因此,CMM2級就自然而然成為軟件企業第一步的奮斗目標”,“而事實上,很多軟件企業連最基本的軟件工程活動都不健全,軟件開發就是編寫代碼。這樣的軟件企業可能距離CMM1級還有距離,姑且稱為CMM Level 0。對于處于CMM1級的企業來說,首要的問題是生產活動的管理問題,而CMM0級的企業,首要的問題是學會如何生產,也就是有哪些必要的工程活動和工序。打個比方,CMM1級的企業已經有了汽車生產線,而CMM0級的企業連完整的生產線還沒有。CMM0級的企業要跨出的第一步,是將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和測試這三項工程活動從coding中分離出來,然后要填補其他的工程活動,比如構建(build)、集成(integration)、驗證(V&V)和發布(release)等等。,調查的結果顯示,基本軟件工程的缺乏的問題位居七大問題中之首!
      而筆者認為,搭建基本軟件工程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力資源問題。我們的軟件人力資源市場問題有兩個,一是總量供應不足,二是結構失衡。最缺的是兩頭,高端的系統分析師、低端的編碼人員。尤其缺少大量低端編碼人員。只有大批軟件藍領的出現,才可能解放"全程程序員",使得他們有機會向高端發展。軟件工程化框架或者說軟件生產線基本因素是兩個,工程化理論和工程化載體(人),當人力資源市場能夠以合理的結構大量提供軟件技術人才時,軟件開發的工程化框架才有可能搭建。
      當然人力資源問題已經得到有識之士的共識,狀況正在好轉。媒體報道,北京年內要建三所軟件學院,其中北工大軟件工程學院首批軟件藍領已經畢業。此外,北大青鳥、天大天財等企業都在與有關的印度公司合作開展IT人才職業教育方面的業務。高端人才方面,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李未教授透露,今年開始,教育部將建立30所軟件應用技術學院,每年增加培養1.5萬名軟件方面的碩士生。
    問題六:基礎管理的缺乏
      基礎管理特別是項目管理的缺乏,造成了CMM的承載過重的情況,指望在CMM的引入中解決所有的不足,無疑給CMM實施大大增加了壓力。因為,CMM L2雖然講的是項目管理,但是它終究不是項目管理。比如,PMBOK架構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管理、項目評估、項目后評價等在CMM中的體現都很弱。項目管理本身也是一套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在當前這種現狀下,結合實施,從而彌補組織在項目管理方面的欠缺,可能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問題七:ISO9000的影響
      ISO9000的影響雖然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但是他也確實存在著。它的危害主要是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尤其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這要求實施者在規劃CMM項目時,就開始規劃CMM項目的效果驗證。注意收集實施前、中、后的過程性能數據。盡可能找出過程性能改善的證據,以增強人們持續改進的信心。
    開發過程不規范的原因
      軟件開發管理的不足只是因為沒有實施這樣那樣的體系嗎?通過分別統計實施過制度化體系和沒實施過制度化體系的樣本,可以發現對下列兩個選項的選擇率存在極大差異。
      數據說明,沒有實施過制度化體系的企業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引入這樣那樣的體系,以為此體系與彼體系有什么優劣不同。而實施過某種體系的企業就認識到,解決開發過程管理的問題,不在于引入什么樣的制度化體系,而是如何有效實施制度化體系。他們認識到最重要的是體系實施的"有效性"。
    工具使用狀況
      對工具的使用率統計如下:  
     

    使用率最高的四種工具排序:MS Project 、Visual Source Safe、Rose、 ClearCase
      從工具類型看最高使用率的四類工具排序:配置管理類、項目管理、產品工程、變更管理。其中,MS Project 和Visual Source Safe兩種被絕大部分的企業選用的原因,與其簡便易用不無關系。國內軟件企業97%屬于中小企業,功能齊全、價格高昂的高端工具可能不是他們的理想選擇。
    哪些關鍵過程域最需要使用工具
      橫軸編號如下:
      1需求管理 2項目計劃 3項目跟蹤和監控 4配置管理 5軟件質量保證 6同行評審 7培訓 8軟件產品工程 9 其它   如圖可見,需求管理、計劃管理和產品工程被列入第一需求的比例最高,但是三者之的統計差距不明顯,表明不同企業之間的差異較大,統計后趨向平均。列入第二需求比例最高的是計劃跟蹤和監控。列入第三需求比例最高的是質量保證?傮w次序是:需求管理、項目計劃、產品工程、項目跟蹤和監控、質量保證、配置管理、培訓、同行評審
    工具的價格和購買意向
      在問及用戶對基于CMM L2的工具的可接受的價位時,有如下結果:   可見,這樣的一個工具的心理價位應該低于20萬元。
      在問到近期有無購買此類工具的意向時,有32.5%的企業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過程改進從業人員對交流的渴求
      當問到是否希望加入軟件過程改進網(SPIN)這樣的組織,被調查者無一例外給予了肯定的回答。表明從業人員對于交流的強烈需求。據不完全調查,美國有大約50個SPIN組織,印度有11個SPIN組織。相形之下,我們的民間性質的、非贏利性、學術性的的交流組織還很不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cmm CMM 服務 軟件企業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