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開發方法上,CBSD引導軟件開發從應用系統開發轉變為應用系統集成。建立一個應用系統需要重用很多已有的中間件模塊,這些中間件模塊可能是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的人員開發的,并有各種不同的用途。在這種情況下,應用系統的開發過程就變成對中間件接口、中間件上下文以及框架環境一致性的逐漸探索過程。例如,在J2EE平臺上,用EJB框架開發應用系統,主要工作是將應用邏輯,按session Bean、entity Bean設計開發,并利用JTS事務處理的服務實現應用系統。其主要難點是事務劃分、中間件的部署與開發環境配置。概括地說,傳統的軟件開發過程是串行瀑布式、流水線的過程;而CBSD是并發進化式,不斷升級完善的過程。圖2顯示了它們的不同。
三、軟件方法學
軟件方法學是從各種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認識軟件的本質。傳統的軟件方法學是從面向機器、面向數據、面向過程、面向功能、面向數據流、面向對象等不斷創新的觀點反映問題的本質。整個軟件的發展歷程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應按客觀世界規律去解決軟件方法學問題。直到面向對象方法的出現,才使軟件方法學邁進了一大步。但是,高層次上的重用、分布式異構互操作的難點還沒有解決。CBSD發展到今天,才在軟件方法學上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機會。它把應用業務和實現分離,即邏輯與數據的分離,提供標準接口和框架,使軟件開發方法變成中間件的組合。因此,軟件方法學是以接口為中心,面向行為的設計。圖3是其開發過程。
歸納起來,CBSD的軟件開發方法學應包括下面幾方面:
對中間件有明確的定義。
基于中間件的概念需要有中間件的描述技術和規范,如UML、JavaBean、EJB、Servlet規范等。
開發應用系統必須按中間件裁剪劃分組織,包括分配不同的角色。
有支持檢驗中間件特性和生成文檔的工具,確保中間件規范的實現和質量測試。
總之,傳統的軟件方法學從草稿自頂向下進行,對重用沒有提供更多的輔助。CBSD的軟件方法學要豐富得多,它是即插即用,基于體系結構,以接口為中心,將中間件有機組合,它把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方法結合起來進行開發。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