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管理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學知識的飛速發展和迅速普及,使得政府、企業對于IT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和苛刻,但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卻是“軟件項目的規模和復雜程度在不斷增加”。對政府、企業中的軟件項目管理人員來說,把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落實到工作實踐中去,是提高軟件開發質量的重要手段。
精確管理,保質保量
軟件質量的高低,由符合軟件質量要素要求的程度來決定。軟件的質量要素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維護性、可移植性等6個方面。軟件開發過程中從需求、設計、編碼、測試到上線驗收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將對軟件質量要素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為了開發出符合高質量的軟件產品,必須加強對軟件開發全過程的項目管理。
軟件項目管理是按需求確定范圍、按目標制定項目計劃、按計劃執行管理的過程。對軟件開發各階段加強項目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強對軟件開發的控制能力,提升軟件開發的質量。軟件項目的建設按軟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可分為項目立項、啟動、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開發、系統測試、系統上線、項目驗收和上線后評估等9個階段進行。
加強軟件項目管理,就是以軟件工程的各個環節為管理主線,將動態項目管理貫穿其中,通過對軟件開發的項目范圍、項目進度、項目質量、項目溝通、人力資源、項目成本六大核心要素的集成管理,實現軟件開發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從而大大提高軟件開發質量。
明確需求,準確立項
軟件開發項目的提出,應由迫切的業務需求來驅動。很多不成功的軟件項目,往往是由信息技術部門提出,按照技術人員的思路主導開發,并理所當然地認為能夠在業務部門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這樣的項目由于得不到業務部門的理解和支持,脫離業務需求,多數面臨失敗或半途而廢的命運。
軟件項目的立項,應由軟件的需求單位根據自身業務的工作需要,向信息技術管理部門提出軟件項目的立項建議,對立項目的、業務需求范圍、技術經濟指標、開發周期要求等方面做簡要概述,由信息技術管理部門組織業務專家和信息技術專家組成聯合專家組,進行項目立項的可行性論證。
通過專家組論證審核后,項目提出單位需要進行開題設計,進一步明確軟件開發范圍、技術路線、進度安排、經費預算、研究人員組成、合作隊伍,并以此為基礎編制完成開題設計書。信息技術管理部門組織專家組對開題設計進行論證,只有業務需求合理、技術路線可行、開發隊伍落實的項目,才能通過專家組審核,進入項目啟動階段。
《需求分析說明書》是對軟件開發范圍的書面表達依據。由于《需求分析說明書》往往是采用軟件設計的術語編寫,因此常常令計算機背景知識較少的業務需求方難以理解,也就很難發現需求報告中與實際需求不符之處,更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軟件監督要對軟件開發范圍進行管理,首先要確定雙方都能認可的《需求分析說明書》。在軟件開發過程中,雙方應嚴格按照簽字確認的《需求分析說明書》中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開發。有些需求可能在項目初期很難確定,在開發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加以修正,項目軟件監督要及時與用戶充分溝通,建立可以直接聯系的渠道,共同進行需求確認,保證項目范圍可控。
適時督導,掌控進度
軟件開發項目具有建設范圍難界定、技術含量高、人員流動快、協作性強、開發成功率低等特點,在目前國內對軟件項目的監理制度尚未普及,對軟件開發仍然缺乏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由企業的信息技術管理部門設立軟件監督崗位,加強對軟件項目的開發過程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