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現在就要用到我們測試過程中收集到得數據了,這個過程我用到以下數據:
1. 測試需求數
2. 測試點數
3. 測試用例數
4. 每天每人執行用例數
5. 每天每人設計用例數
以上這些,是用來評估工作量的,這是制定計劃時的重點。
我的過程是這樣的(以下使用的數據是本人在多個項目中的統計):
假設該項目有500個需求點,分解出2000個測試點。(這部分工作在制定測試策略中完成)
每個測試點需要兩個用例對應,有4000個用例。
沒人每天執行30--50個用例,每人每天可設計60--100個用例。
那么設計用例階段共需要40---65天/人的工作量,執行用例階段需要 80---130天/人的工作量。
下一步,讓我們制定一個計劃吧?蓞f調的測試人員5--10人,根據項目分配。
如果5人的話,完成設計用例和執行用例兩個階段,共需要24--39天。
如果10人的話,完成設計用例和執行用例兩個階段,共需要12--19.5天。
前期培訓一天,需求學習三天,用例評審兩天,搭建環境1天,測試計劃,測試方案編寫測試負責人可并行完成,不單獨分配時間。
第一輪測試,對于項目具體情況不清楚,建議有3--5天的時候自由測試和應對一些突發事件。
那么整個項目:
如果5人的話,完成設計用例和執行用例兩個階段,共需要34--51天。
如果10人的話,完成設計用例和執行用例兩個階段,共需要22--31.5天。
這個范圍,可根據具體情況選取,項目緊,加大工作量到上限,項目周期寬松,工作量調到下限,以便測試人員有時間驗證自己的想法。
人員的選擇,也是根據項目周期來選吧,介于5--10人之間,都可以很容易的調整計劃。
如果一輪測試需要進入下一輪,那么增加2天調整期和驗證缺陷的時間,一天搭建新環境的時間及了解需求改動等等的時間。
然后進入新的一輪計劃,方法同上。
這是我想到的,測試過程中一些統計數據在過程改進中的一個具體應用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