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把產品定義為:“過程的結果”,而且這種結果是非自然性的,也就是說實際上這種結果是人們所預期的,而不像的打雷下雨那樣具有自然性。
二、 國內軟件質量管理發展概況
在國內軟件業開始誕生和起步的時候,軟件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比較落后,大部分的軟件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測試組織和招聘專職的測試人員。軟件產品的質量完全依賴于程序設計和編寫者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效果。這種依賴使得軟件產品的質量水平低下。
雖然國內一些軟件企業在2000年左右開始建立內部的測試小組,但仍然只起到了“事后檢驗”(即在已集成的版本上進行的一些基于用戶操作層面上的測試和檢驗)的功能,大部分產品質量缺陷仍然無法及時和較全面的被發現和解決,更不用說“預防缺陷”。
即使這種具有“事后檢驗”功能的測試小組被建立,但由于沒有必要的支持 ,以及人力資源投入嚴重不足,導致測試小組在軟件質量上的貢獻和業績表現并不佳。同時由于對產品質量的認識缺乏全面的理解,僅僅建立一個測試小組對產品質量的提升很有限。
隨著中國WTO的發展步伐,國內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其中以外包企業為主,外包軟件開發公司一般都需要取得一定的資質認證才能夠接到來自國外的委托項目,其中以CMMI認證為主。國內軟件行業即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規范與規;。
三、 面向軟件開發過程的質量識別與控制
對是質量管理來說,結果很重要,過程也很重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