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的談話上,一個人是否職業,就能看出個大概來。試看這幾句:
“我盡快!
不同的人,“盡快”的含義是不同的。有的人講盡快,指的是五分鐘;有的人,指的是三小時內;更多的人,話中意思并不包括時限,指的只是一種想盡快辦的心情;還有一種人,只是想敷衍一下對方。除最后一種外,前三種的含義究竟是哪一種,聽者沒法明白,也就沒法放心了。
解決這個問題,是把“盡快”變成“××時間內辦完”。
“我明白了!
接受任務或聽取客戶需求時,有些人會迫不急待地表達“我明白了”。且慢,大部分情況下的“我明白了”,實際上指的是“我理解出了一種意思”。被理解出的意思,與說話者想表達的意思是否一致,則不一定。
職業的人通常都會與說話者確認意思。
“我試一下!
發生在接受上級任務時最為常見。企業辦事一般都有時限、有完成的標準。試一下?結果會怎么樣,此時還沒說明。上級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說明上級沒經驗;常說這話,說明說話者不夠職業。
職業人的做法通常是:“我負責辦!痢習r給你一個答復”。尚有不明情況沒向上級或客戶問清楚時,職業人會問下去,不會輕易承諾。遇到確實沒把握、又不急迫的事,才會說“我試一下”。
職場中,上司和整個企業管理的不職業,許多時候會影響員工的職業性,造成員工不得不說類似這三句的話。此時,員工有沒有更高的發展目標,是其行動方式的根源,有較高目標且愿意行動者不一定會嚴格堅持這些職業做法,但仍會用比周圍更職業一些的方式工作。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