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業自身的管理問題
ERP不是一個純技術的系統,其靈魂是基于供應鏈的管理思想。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渡時期,企業在管理過程當中,有些規章制度建設滯后,管理中還存在很大的不規范性、隨意性和主觀性;管理的層次、對象和水平較低。
5、認識上的問題
企業對ERP的認識不夠,或不知道如何加以應用,或在ERP實施中,存在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思想;還有一些企業進行了ERP的系統集成,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又回到了以前的模式。企業對自身和ERP系統的了解和認識不夠,是導致ERP系統實施成敗的關鍵。
二、ERP系統該如何實施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的ERP,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確立ERP系統實施的決策者
決策者就是對企業各方面的情況掌握較全面,對企業的整體發展目標較明確,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人。由其擔當ERP項目實施的領頭羊,進行統籌規劃。在企業內部成立完善的三級組織機構:領導小組、項目實施小組和職能小組。通過決策者和組織機構科學的決策,確定ERP的實施計劃步驟、實施細則與人員分工。
2、做好前期咨詢與調研工作
咨詢就是通過管理咨詢專家對企業當前發展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核心問題進行診斷與分析,重新設計業務流程,調整組織分配;
調研就是要知己知彼,搞清企業生產與業務構成、服務需求、ERP供應商的開發能力及軟件產品特點和其成功案例的了解、供應鏈的構成環節、市場供求關系與未來變化特點等情況。
3、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ERP管理軟件
不同企業間的規模、產品結構、市場戰略、管理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在選擇ERP軟件的時候,應該著重從企業需求、軟件功能的拓展與開放性、二次開發工具及其易用性、完善的軟件文檔、良好的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系統的穩定性、供應商的實力與信譽、合適的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另外也要做投資效益分析,包括資金利潤率、投資回收期、實施周期及難度,以避免造成實施時間、二次開發或用戶化時間過長而影響效益的兌現。
4、切實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
分別對車間和部門負責人、財會人員、生產計劃員、購銷人員、生產統計員、倉庫管理員等進行貫穿于ERP系統實施全過程的培訓。由于ERP系統的使用會在較大程度上改變員工現有的操作方式或操作流程,要對ERP項目涉及的人員分不同層次、不同程度地進行軟件功能使用培訓。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