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企業失算了!獲得的政府資助資金往往大都支付給了咨詢公司,而企業在通過評估的過程中需要編制體系文件,需要編制多個項目組的直接與間接證據,需要安排人員接受多次訪談,這些活動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工作量的成本一般會超出企業實際拿到的政府資助金額,一些弄虛作假還導致企業文化的淪喪。在這種意識下違背軟件業客觀的過程改進規律的行為,最終得到的只是一紙證書!弊,實際大于利!
怪相之二:證書拿到手,體系大調修
筆者曾經接觸過2家企業,在通過CMM或CMMI評估后很短的時間內,就對過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的裁剪,其中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講:“原來定的體系太繁瑣,為了通過評估,我們忍了,現在必須裁剪!”,
這是對CMMI的誤解!
在CMMI的各種構件中,只有目標是必需的,實踐是期望的,子實踐是解釋說明的。所以首先要滿足模型里每個目標的要求,目標的達成是根據實踐的執行情況來判斷的,模型里給出的實踐是可以替換的。只要能達成目標,采用什么實踐都是可以的。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