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框架的結構

上圖表現了軟件質量框架的結構。處于結構核心的是技術架構和管理架構。軟件質量框架既不是方法學,也不是一個軟件,更像是兩者的結合體。技術架構和管理架構的融合體現了這一特性。軟件質量框架并不關心單個開發人員的效率,它關注的是開發團隊整體的效率。因此,管理架構在框架中的意義在于它定義了一套軟件管理的方法,能夠對開發人員及其他們的工作進行管理。從這一點來看,它的作用和軟件工程方法學是一樣的。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發現軟件組織在邁向軟件過程的途中往往因為現實的困難而止步不前。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在引入方法學的過程中生產效率降低了,而引起組織成員對變革的懷疑和不滿。
所以,除了管理架構之外,軟件質量框架還提供了一個技術架構,其目的是明確的定義如何應用組織中涉及的軟件技術,以及管理軟件技術的方法。技術架構是具體的代碼,相比起方法學來說,它更加的具體,更容易為開發人員所理解。而技術架構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進行技術積累,另一方面也是為管理架構服務。
技術架構和管理架構的下一層是支撐框架。支撐框架包括代碼、組件、文檔,目的是為技術架構和管理架構提供底層的支持。
處于結構最頂層的是業務架構。這個部分對于任何一個軟件組織來說都是不同的,因為不同的軟件組織的業務不同。業務架構的目的是對業務進行建模和抽象,提取出可重用的部分,以提高軟件組織的生產率。本文中不涉及該部分的內容。
軟件質量框架的優秀實踐
一個開發團隊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思考目前的管理活動中有哪些要素是可以改進的:如何把一些事務性的操作變得自動化,從而節約人力;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法,讓開發過程更為合理,更注重軟件的質量;如何在團隊中傳播優秀的思想,讓團隊成員不斷的學習和進取,自發的改進過程。這些美好的愿望幾乎是所有方法論和各種認證的共同心聲,但要完全做到可就太難了。在我們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優秀的實踐,優秀實踐均是來源于軟件開發界中的一些新思路和新理論,它們能夠為以上愿望的達成起到正面的作用。在組織中引入用這些實踐決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但它們確實非常的有效。不論是在成本控制上,還是在質量的改進上。
每日創建:一個組織應當擁有一個有效的工作流程,這個工作流程能夠指導軟件開發的進行。這個流程應當是具體的、可操作的。隨意的計劃和從來不遵循的進度決不是一個有效的工作流程。日創建實踐提出了一種對開發過程進行精細管理的方法,它是量化軟件管理的基礎。有了日創建,你會發現計劃的制定和進度的監控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測試驅動開發:軟件質量的根源來源于測試,測試做好了,軟件質量就會好。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怎么做測試,才能保證測試的投入能夠帶來軟件質量的有效提升。測試驅動開發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出現的。它不是一個完整的方法論,可以和任何一種開發流程進行融合。測試驅動開發不但能夠改善測試效果,還能夠改進軟件的設計。
建立核心框架:框架是一種具有高度重用性的軟件,這個特性決定了它非常適合成為軟件組織積累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傳統的知識積累的方法是文檔,但是文檔容易產生歧異,開發人員往往也不愿意去閱讀和理解文檔?蚣芴峁┑氖且环N綜合的手段,包括文檔、模型和代碼。更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開發人員必須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框架,這使得他們對框架中的知識非常的熟悉,并根據工作的需要來改進框架。
面向組件編程:有效的組織在于有效的分工。體力活動容易進行分工,腦力勞動則比較難,而軟件開發似乎就更難了。所以,長久以來我們都習慣采用以功能塊為單位的粗粒度劃分方式。面向組件編程采用更加細密的劃分方式,并以服務作為組件之間相互依賴的契約,不但定義了組件和組件之間的關系,也規定了組件開發者、組件使用者、組件測試者的權利和義務。從而能夠進行軟件開發工作的分配、管理、QA等工作。
以上的幾個優秀實踐看起來似乎并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們的提出者也大都不同。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就是他們都能夠對軟件質量的改進起積極的作用。此外,他們為軟件質量框架結構的實現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實現方式。從軟件結構的角度來看,日創建和測試驅動開發似乎偏向于管理架構,而建立核心框架和面向組件編程則偏向于技術架構。事實上,他們既包含了技術架構,也包含管理架構,彼此之間也有相互關聯。例如,面向組件編程在合理劃分組件之后,就需要一個有效的核心框架來集成組件,通過每個組件都需要采用測試驅動開發方法來保證質量,同時,日創建將會以組件為單位來進行每日的創建,從而為進度估算提供有效數據。
隨著軟件設計技術的發展,新的實踐將會出現,取代舊的實踐。因此,以上的實踐也會落伍,當可以肯定的是,以上的實踐和具體的技術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更側重于開發思想,因此他們的生命力會很長。而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他們更可能將新的技術融合如自身,呈現出一種嶄新的形態。例如,未來的一種可能性是UML2.0和MDA技術的普及,以上的幾個實踐從以代碼為核心轉變為以設計為核心,而另一種可能性是隨著以AspectJ為代表的AOP技術的普及和J2SE1.5中引入的元數據機制,面向組件編程將把Aspect作為組件的一種,而測試驅動開發也會加入測試Aspect的相關內容,在日創建中也會增加相應的處理AOP的步驟。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