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新入職的員工,因為中國雅虎的業務變化頻繁,平時也經常會出現內部調動,而中國雅虎在北京,調動的話就很有可能需要去杭州,這對于很多已經在北京安家的同事來說并不是一件小事。但不服從調動,就是價值觀有問題。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擁抱變化擁抱變化擁抱――變化。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不斷提醒自己:我的目的是要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雅虎,千萬不要寫成針對阿里巴巴的檄文。但真實情況確實是那個樣子,很多事情也是人人皆知,無法繞過去不說。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中國雅虎首頁的那次糟糕的改版,把原來清爽干凈的頁面改成了屎黃色,據說這是當時的 CEO 金同學坐在設計師旁邊親自指導的結果。如果一個鄉鎮企業的老板非要外包公司的設計師把網頁做成他想要的也罷了,但作為一個缺乏審美能力的 CEO 居然連“把設計的工作交給設計師”的覺悟都沒有,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就算是一心想要“去雅虎化”,也沒有必要這么羞辱設計師們吧?
不知道為什么,有些東西不用每天灌輸也深得大家認同,怎么折騰都無法斬草除根。我在雅虎的時候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和我們說“你們要熱愛雅虎,要以雅虎為榮”之類的話,但是每次公司給員工發放印有雅虎 LOGO 的杯子或者背包的時候,大家總是一哄而上,瘋搶干凈。在中國雅虎和口碑網合并之后,因為擔心以后再也領不到雅虎 LOGO 的筆記本等文具,不少同學都開始申請辦公用品留作紀念。由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工程師們認同的到底是哪一種文化,大家自然會用腳投票。這些事情甚至讓中國雅虎的一些非工程師同事也覺得難以理解。這種生命力強勁的外來文化可能也是阿里巴巴一直不滿中國雅虎的原因。
真正的開放應該是同事之間開誠布公、樂于分享和坦然接受批評,而不是不分場合地講葷段子,不是讓別人站到前面然后問別人“第一次用的是什么姿勢”;真正的“員工第二”是站在員工立場上考慮問題、虛心聽取員工提出的問題,而不是在員工有意見的時候首先進行價值觀教育,不是強迫員工擁抱不可理喻的變化;真正的對“用戶體驗”的重視是尊重用戶、切身考慮用戶感受,不是在年會上把某個子公司的總裁罵哭,不是為了巨額廣告費用而在首頁做彈窗,不是讓員工為了 KPI 每隔幾個月就想著改版;真正的“幸福感”是來自于發自內心的對公司的認同、對公司產品的成就感,而不是來自于整齊劃一的口號和對某個人的崇拜,也不是來自于被灌輸的“換個角度看世界”。脫離了原本的初衷,就算宣傳得再好口號喊得再響亮,也不過是看上去很美的空洞的形式主義,這樣的公司有什么底氣去做“百年公司”呢?
技術的悲哀
有著世界級的研發實力卻不得不悲慘收場,我想再沒有人比中國雅虎的工程師更能強烈地意識到技術所能決定的事情實在是太少太少。在中國,互聯網只是一個營銷工具,“技術改變世界”也不過是一個笑話。那些商人們從來不相信“一個優秀的程序員抵得上一百個平庸的程序員”,卻虛偽地把“我不懂技術但是尊重技術”掛在嘴邊;他們整日想的不是創造價值,而是如何賺更多錢;他們更相信“廉價勞動力”所帶來的成本優勢,也總能把“技術密集型”的公司做成“勞動密集型”,以至于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不是山寨就是血汗工廠,雇傭著大批大批會寫代碼的高級民工。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暫且不說 Google 和 Apple 這樣偉大的公司,什么時候我們才能有產生像 37Signals 和 The Omni Group 那樣的小公司的土壤呢?
文章的最后,還是那句老話: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
各位雅虎人,多保重了。
原文轉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2703?f=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