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技術文化和慘淡命運:懷念中國雅虎(3)

    發表于:2014-01-16來源:IT博客大學習作者:Dreamer點擊數: 標簽:雅虎
    yinst install example_1_1_0.tar.gz -h a[1-10].yahoo.com 就可以完成整個上線過程。由于好奇的緣故,在上線的時候我比較喜歡跑到 Ops 那邊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然后

      yinst install example_1_1_0.tar.gz -h a[1-10].yahoo.com

      就可以完成整個上線過程。由于好奇的緣故,在上線的時候我比較喜歡跑到 Ops 那邊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然后發現其實他們在上線過程中執行的命令很少。因為工具好用,所以產品極少因為 Ops 這個環節出現問題,上線就變成一件比較輕松的事情。

      中國雅虎的產品和業務確實不好,搜索不如百度,新聞不如三大門戶,“雅虎助手”是人人皆知的流氓軟件,郵箱也出過丑聞,而且被 Gmail 和 QQ 郵箱遠遠拋在后面。中國雅虎最廣為人知的也都是這些不光彩的事情,但這里我想讓很多人知道,對于一個對技術還有追求的工程師來說,當時的中國雅虎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至少對于我自己來講,我從 Yahoo! 學到了太多太多的好東西,而且這些東西還只是 Yahoo! 精華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不是阿里巴巴集團戰略調整,我一定會在中國雅虎多呆兩年。

      中國雅虎之死

      有個同事曾經說過:中國雅虎就是中國互聯網的黃埔軍校。雖然別的老牌互聯網公司也為行業培養了不少人才,但是沒有一個公司像中國雅虎這么悲情。很多中國雅虎的員工離職不是自己想走,而是不得不走,看著原來好好的一個公司變得完全沒有前途,只好選擇離開。

      關注互聯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 2005 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收購了中國雅虎的全部資產,并享有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中國雅虎盡管之前也一直水土不服,但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后悲慘命運才剛剛開始。

      關于中國雅虎的折騰史,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篇文章,里面說的已經很詳細。從網站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中國雅虎的搖擺不定,在阿里巴巴入主的這 4 年來,中國雅虎就換了 5 任總裁,每位新官上任后都會頒布新的戰略,網站也會隨之大變臉。“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么簡單的道理我相信阿里巴巴的高層不可能不明白,就算大象可以跳舞,中國雅虎的舞姿是不是也太難看了點?由此可見,中國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就是一個雞肋,一個可有可無的品牌。

      有一件事情完全可以說明馬云對中國雅虎的態度。約在 2007 年前后,馬云對雅虎中國資產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在此期間,雅虎相冊宣布關閉,從發出通知到服務關閉,前后不到 20 天。這種缺乏對用戶起碼的尊重的行為,導致相當一部分中國用戶失去了存儲其中的照片。而且它引發的用戶對雅虎品牌的失望和不信任,對雅虎來說更是難以挽回的損失。大家都知道,“客戶第一”一直都是阿里巴巴宣揚的核心價值觀,難道雅虎相冊的用戶就不是客戶?到底是馬云鐵了心要把雅虎品牌搞砸呢還是所謂的價值觀只是口號?或者是兩者皆有?

      這幾年中國雅虎的歷史就是逐漸被瓜分的歷史:搜索團隊被調走,于是有了后來的淘寶網搜索引擎;IM 團隊被獨立出去,于是有了后來的阿里旺旺(有人提醒我說阿里旺旺早就有了,這點我沒有查證,十分抱歉,我是摘自這篇文章:“隨后,雅虎的搜索和IM技術團隊流入阿里,并為后者孵化出淘寶網搜索引擎以及阿里旺旺兩個產品。”);挖走了廣告搜索團隊,于是有了后來的阿里媽媽;口碑網發展得不好,于是中國雅虎和口碑網合并,利用中國雅虎的品牌和技術支持口碑網;最后,中國雅虎的整個工程技術部都注入淘寶,原來的主要業務“雅虎關系”直接關閉并且推薦用戶使用淘寶網的“淘江湖”。時至今日,中國雅虎已經氣息奄奄,再無回天之力了。

      我經常覺得,恩,馬總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我們這些普通員工是不明白的。不然為什么“搞死中國雅虎”這個龐大的項目規劃和施行得這么好?還是阿里巴巴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考驗中國雅虎員工的價值觀呢?而且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盡管馬云費盡心思拿到了中國雅虎的搜索資源,最近卻又和微軟的 Bing 合作推出了 Etao 搜索,當初的那些搜索資源都用來做什么了呢?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中國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間的文化沖突。阿里巴巴一直都不能算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公司,它只是以互聯網作為工具,大部分業務的進行還是靠線下的銷售。阿里巴巴最重視的是銷售部門,整體的文化是銷售文化,它所取得的成功也都只是商業上的成功,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它不可能像 Google, Yahoo! 和 Facebook 等這些真正的互聯網公司具有理想主義色彩,也不可能成為優秀工程師向往的地方。馬云自己也經常放言說要“超越沃爾瑪”,從來沒有說過要超越 Google 之類的話,因為根本不在同一個領域,阿里巴巴更像一個傳統的商業公司。我并不是說做電子商務的公司就不算互聯網公司,同樣是做電子商務,Amazon 就是互聯網行業的領頭羊,它非常重視技術,還是最早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它就是一家真正的“IT公司”。

      而中國雅虎的技術資產全部來自美國 Yahoo! ,工程技術部也繼承了 Yahoo! 的“技術文化”。“技術文化”偏重簡單實用、冷靜思考和解決問題;而“銷售文化”則重視加油鼓勁,更喜歡喊口號,越熱鬧越好。我承認這兩種文化都有它們的合理之處,但是強迫工程師接受那種“銷售文化”就會有很多矛盾出現。阿里巴巴內部有時候玩得還比較過火,跳鋼管舞倒也算了,但很多時候做游戲會直接讓一個同事站到前面,然后輪流問他諸如“第一次用了多長時間”之類的問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么玩兒的,“賤文化”和“騷文化” 的最大一個弊端就是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讓他們覺得被侮辱,而公司不是經常倡導要對人才各盡其用么?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文化把一些“思想保守”的人驅逐出去呢?我就聽說過一些非常優秀的工程師因為這些東西而堅決不去參加公司的培訓和集體活動,中國雅虎的很多人應該也是因為無法適應這種“銷售文化”而出走的。

      另外,當年和我一起通過校園招聘來到雅虎本來有不少人,在 2008 年 3 月份的時候我們還曾一起在北京參加了一個叫做“集結號”的新人培訓。不過在我入職之后發現,有幾個人直接被調動到了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其它子公司,還有幾個做搜索的同學雖然人在北京,簽的卻不是雅虎,而是什么“阿里巴巴集團搜索事業部”――當時雅虎的搜索部門已經被獨立出去了。之后我也和那些最終沒有來雅虎的同事聊過,他們都表示很郁悶,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情愿去其它公司。這件事情讓我感到很氣憤,明明大家都是沖著中國雅虎來應聘的,為什么在發放 offer 之后又進行調動呢?當然,阿里巴巴肯定是做了一些說服工作讓那些同事“自愿”服從調動的,但是那個剛好出現了金融危機工作比較難找,其它公司的招聘也早已結束,而且大家都是初出茅廬的學生,能不服從么? 那幾個同事也實在是太光榮了,剛入職就完美表現了自己“擁抱變化”的價值觀,KPI 應該給五分。

    原文轉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2703?f=wb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