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9 日,中國最大的兩家專業軟件外包企業——文思與海輝正式實現合并,成立一家名為文思海輝(英文名為Pactera)的新公司。
“抱團取暖”是兩家公司合并的起因,而“做大做強”則是合并的目的。如何做大做強呢?在新戰略發布之前,我們從新公司11 月6 日發布的首個新聞稿里,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在描述文思海輝的業務范圍時,新聞稿這樣說——文思海輝“形成了包括IT 咨詢、解決方案和外包服務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其中解決方案涵蓋了科技、媒體及通信,銀行、金融服務及保險、交通運輸和制造等垂直行業”。
從這短短一句話里,我們可以看出,外包服務雖然是文思海輝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但是已經被放到最后的位置上。咨詢則成為文思海輝的引導型業務,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將是面向行業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軟件外包的痛
與文思海輝有同樣想法的外包服務商很多,大家對單純軟件外包的前景比較擔憂。有些以外包起家的方案商甚至忌諱客戶稱他們為“外包服務提供商”,想極力撇清“外包”這頂帽子。
上海新致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嚴天放介紹說,大概在5 年前,外包是一塊肥肉,誰都想吃一口。這是因為外包的規模比較大,收入比較穩定,不像做解決方案需要很長的付款周期,其整體利潤率比較高,是業界被羨慕的一個行業。
但2008 年發生的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切。不僅歐美的發包減少了,后來的日本地震也使得對日外包受到影響,隨后的歐債危機、中國概念股、美國貿易保護等一系列外部環境,使得外包發展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與此同時,中國最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匯率走高使軟件外包企業的實際收入降低了,而工資上漲則增加了軟件外包企業的成本,增幅達到了30~40%。
在這樣的內外部因素兩頭擠壓之下,外包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覺得日子不好過了。
嚴天放說,2008 年以后,小公司接包的機會越來越小,風險很大,只能依附大公司去合作,就逐漸形成了沒有規模的企業無法生存下去的市場趨勢。因此催生了像文思海輝這樣的合并事件。但是沒有質量的規??隙ㄒ彩遣恍械?,只是去做一些很低端和邊緣的外包業務,結果導致規模越大困難越多,因為規模大成本升高也很快,人力成本并沒有降低??梢哉f“規模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追求高質量的規模
![]() |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CTO張榮軍:與印度同行相比,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在向解決方案轉型方面,至少落后了10年。 |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外包服務商,今年1 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該公司創始人、CTO 張榮軍的觀點,與嚴天放很類似。他認為,追求更高質量的服務,是外包業務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張榮軍說,軟件外包的未來在于利用規?;娜瞬藕图夹g優勢,通過解決方案和其他更高效的業務手段,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促進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他認為,規模仍舊會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畢竟規模的大小代表著收入的多少、能力的高低以及可協調的資源的多少;但是,并不能只追求規模,而要看人均產出,包括人均收入和利潤都要提高。他說,中國軟件外包企業的人均產值,遠低于印度。目前,印度企業的人均年銷售收入達到4.5 萬美元,約合29 萬人民幣,而中國企業則只有15萬人民幣,差了一倍。美國企業則更高,埃森哲的人均純服務收入達到7萬美元。
服務外包行業的兩大發展趨勢是: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價值鏈向高端轉移。目前國內服務外包行業存在上萬家企業,良莠不齊而且市場分散。未來3~5 年,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領先企業的優勢將明顯,市場份額也將擴大。
這也會促使服務外包企業向產業鏈的更高端拓展業務。單純的成本優勢和地域優勢,將不足以保證企業在未來競爭中守住市場地位。優化管理手段、創新服務理念,提升技術水平,將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
張榮軍說,外包仍然是博彥科技的核心業務,公司會繼續加強投資,并在此基礎上拓展解決方案業務。今年8月,博彥科技收購了大展科技。大展科技的主要業務是對日外包,這能夠與博彥科技目前的國內外包和對美外包形成互補,進一步做大外包服務的規模。值得注意的是,大展科技同時具有較強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在物流等行業有不錯的成功案例,可以幫助博彥科技實現以解決方案帶動服務業務發展的戰略。
嚴天放也對國內外包市場持樂觀態度,“我并不認為外包市場就不行了,未來的市場規模還將不斷擴大”。他說,十八大已經提出了未來十年GDP 翻番的目標。如果經濟增長速度達到預期,僅國內的發包市場就很可觀。
因此,新致軟件不會放棄外包業務,而是改變運作模式,即逐漸轉為離岸研發中心(Offshore Development Center, ODC)。目前,新致軟件已經建設了6 個ODC,并通過ODC 進行技術積累,為高端業務奠定基礎。
![]() |
>>從軟件外包到提供解決方案,外包企業不再是單純地出賣人力,而是出賣技術,這對人才培養和 人才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
從軟件外包到提供解決方案
在尋找新的業務模式和市場機會時,絕大多數的外包企業都把目光投向了解決方案。與單純靠出賣勞動力的軟件外包相比,提供解決方案更能體現方案商的增值能力,獲得更高的利潤。同時,解決方案的可復制性,也要好于軟件外包,能夠給方案商帶來更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