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軟件開發 質量控制
1、看句子和段落是否簡短,一個很長的句子,看起來會非常困難,因此無法弄懂真正的需求,另外過長的句子和段落容易讓人忽視一些需求,所以如果一個句子不能完全描述清楚需求,應該將其拆分成多個小句子。2、句子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注意標點符號,有時,標點符號點錯了,就完全成了另外一個意思了。 3、是否存在模糊不清的需求,出現類似于可能,大概,或者等詞匯表述的需求。4、另外注意引用的術語和詞匯是否前后一致。5、是否存在一些形容詞、比較性詞語,比如:容易的、快速的、方便的、有效的、許多、很少、簡單、復雜、最新的,界面友好的,減少、擴大,不小于等等,需要將描述性詞語進行量化,并且給出具體值或者范圍,要不然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理解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最終可能跟用戶最初的要求有偏差,那“炒回鍋肉”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
另外保證需求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求是否細化,如果需求不細化也會很容易造成代碼的返工,于是就出現了我們的程序員盡管總是加班加點卻總是不能如期的完成任務的情景。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判斷需求細化的程度呢?需求細化程度確實很難把握,什么樣的需求可以算是比較細了,不用再進行細化了呢?哪些需求又太粗了呢?答案是需求是否可以寫出相應的測試用例,如果寫不出來,就說明需求還不是很細,還需要再進行細化。
2、設計
軟件架構設計在軟件產品開發周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們開發出來的軟件產品在開發伊始到產品發布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角色,例如:用戶、項目管理人員、程序員、測試員、維護人員等等。不同的角色對架構設計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用戶關心的是需求,因此我們的設計對需求的覆蓋率是多少?對于程序員來說模塊是否清晰,類的功能是否單一等等,對于測試人員來說系統的是系統的可測試性。對于維護人員來講系統的擴展性、可維護性如何?一個高質量的軟件架構,應該最大限度的考慮并滿足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正是因為有這些要求,我們在進行軟件設計的時候,應該進行全面的考慮。一般用來衡量軟件設計質量的標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功能性:包括完全性、正確性、安全性、兼容性、互用性。完全性包括功能點覆蓋率,重點功能點覆蓋率,優先功能覆蓋率。正確性包括需求一致度。安全性根據軟件需求的不同有不同的安全性要求。
2)、效率:包括產品運行的時間效率和利用的硬件資源兩方面來考慮。
3)、維護性:包括架構的可改正性,可擴充性以及可測試性。如果用戶的一個很小的需求變更會引起架構設計很大的變化,那么這樣的架構設計的可改正性和可擴充性就比較差。
4)、可移植性:包括硬件的獨立性、軟件獨立性、可安裝性、可重用性。軟件設計是否模塊化、每個模塊的可復用性如何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6)、使用性:包括可理解性、易學習性、可操作性、易溝通性。我們軟件的最終目的是讓用戶來使用的,如果易用性不好,可操作性不好都會影響用戶對軟件的接納程度。因此在軟件的可使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