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擬對 CMM 認證體系做一個簡要介紹,并對我國軟件如何進行 CMM 認證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 CMM 認證體系
概念
CMM 內容
CMM 評估包括 5 個等級,共計 18 個關鍵過程域, 52 個目標, 300 多個關鍵實踐。各級特征與要求見表一。
級 |
名稱 |
特征與要求 |
說明 |
1 |
初始級 |
|
原始狀態,不需要認證 |
2 |
可重復級 |
|
|
3 |
定義級 |
過程實現標準化。在這一級,有關軟件工程和管理工程的特定的、面對整個企業的軟件開發與維護的過程的文件將被制訂出來。同時,這些過程是集成到一個協調的整體 |
|
4 |
管理級 |
企業對產品與過程建立起定量的質量目標,同時在過程中加入規定得很清楚的連續的度量。作為企業的度量方案,要對所有項目的重要過程活動進行生產率和質量的度量。軟件產品因此具有可預期的高質量。達到該級的企業已實現過程定量化 |
|
5 |
優化級 |
整個企業將會把重點放在對過程進行不斷的優化,采取主動去找出過程的弱點與長處,以達到預防缺陷的目標。同時分析各有關過程有效性的資料,作出對新技術的成本與收益的分析,并提出對過程進行修改的建議。達到該級的公司過程可自發地不斷改進,防止同類缺陷二次出現 |
表一 CMM 特征與要求
由上表可以看出, CMM 為軟件的過程能力提供了一個階梯式的改進框架,它基于以往軟件工程的經驗教訓,提供了一個基于過程改進的框架圖;它指明了一個軟件組織在軟件開發方面需要哪些主要工作,這些工作之間的關系,以及開展工作的先后次序,一步一步的做好這些工作而使軟件組織走向成熟。
CMM 的意義
CMM 的意義不僅僅是對軟件開發的過程進程管理,最關鍵的它還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企業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用戶滿意度,而這正是中國軟件業與美國、印度軟件業最大的差距之處。
與軟件工程不同的是, CMM 是對于企業軟件開發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與評估,甚至包括了對于開發人員的管理、文檔的管理以及對開發人員素質的評估。 CMM 也不同于目前大家所熟知的 ISO 9000 系列質量體系的認證,因為后者是針對各行各業所有生產過程的管理,而對軟件產業的特殊性考慮不夠。
CMM 并不強調所有的軟件企業都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和規范,而是提供一系列評估的指標,幫助企業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規范化管理,比如企業的文檔之間是否保持一致性、軟件開發人員的管理是否嚴格、開發的軟件是否經過嚴格測試等等。
CMM 對企業的要求和幫助
基于 CMM 模型的軟件成熟度實踐要求企業盡量采用更加規范的開發標準和方法,使用更加科學和精確的度量手段,選擇更便于管理和使用的開發工具。因此,造成了整個工程的可重構性、可分解性和最優化,明確了整個項目中必要和不必要的工作,明確了整個項目的風險,以及各個階段進行評估的指標與應急措施。
二 CMM 認證過程
CMM 評估由已經具備一定開發經驗的企業向設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的認證委員會提出,依據 CMM 認證規范,由經過 SEI 授權的首席評估員 (LeadAssessor) 主持。認證結果就是首席評估員的簽字,沒有證書。
CMM 認證過程包括準備、實施和報告三個階段,見表二。
階段 |
子項 |
工作內容 |
準備 |
組織 |
成立評估小組;界定軟件過程的所有者;確定改進范圍 內部過程的歸納和整理;工具的開發 |
自評 |
根據 CMM 文件中 2 級的要求進行內部評審 界定不符合 CMM2 級要求的過程要素 改進內部文檔 | |
實施 |
初評 |
|
行動 |
制訂行動方案;實施行動方案;執行改進后的過程 記錄和分析改進后過程的能力和表現;繼續改進 | |
報告 |
正式 評估 |
現場階段 報告階段 |
實施結果 (鼎新公司) |
產品質量得到了提高 千行代碼的錯誤率減少了百分之三十 返工由過去的二至四次減少為一次 , 總時間縮短 70% 以上 交貨期縮短了 預算得到了控制 高級經理獲得了對項目進展情況更好的了解 管理的工作量加大了 |
表二 CMM 認證過程
任何企業申請 CMM 認證必須從 2 級開始,一級級向上評,不能越級評審。每一個 CMM 等級評估周期(從準備到完成)約需 12-30 個月。每一級認證費用約需 10 萬美元。
CMM 認證的作用不在于獲得一紙 CMM 證書,而是通過實施認證過程,不斷改進軟件企業開發規范、組織、文檔、管理,達到提高軟件質量、縮短開發周期、減少開發成本的目的。因此,決不能采用國內一些企業對待 ISO9000 的方式對待 CMM 論證。
三 國內 CMM 認證狀況
據了解,此前世界上擁有通過 CMM5 級認證的軟件企業的國家只有美國和印度。從 1987 年至今 2000 年 10 月,全世界僅有 1269 家軟件公司和機構通過了各系列的認證。其中 5 級 38 家、 4 級 50 家、 3 級 210 家, 2 級近 400 家,中國目前已有 3 家企業通過 CMM 認證。 CMM 的認證要求企業在軟件生產的質量控制等軟件工程方面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就質量的要求看 ISO9000 相當于 CMM2.5 級的水平。國內企業通過 CMM 認證情況如下:
1999 年 7 月 6 日,北京鼎新信息系統開發公司成為我國首家通過 CMM 2 級評估的軟件企業。該公司由 IBM 和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是一家主要從事面向對象技術和構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的外向型軟件企業。鼎新公司成功通過認證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該公司自 1996 年參加美國 IBM 環球虛擬實驗室的軟件開發工作,就一直按照 IBM 嚴格的管理模式對軟件開發過程進行管理。
北京創智公司在 1999 年成為中國第一家達到 CMM 四級認證的機構。該公司為國家 863 火炬計劃四大軟件產業化基地之一。
2001 年 3 月,聯想通過 CMM2 級認證。
除本國企業外, 2000 年 10 月,摩托羅拉公司宣布摩托羅拉中國軟件中心經過 7 年的努力,通過了 CMM5 級認證。這是國內首家通過這一級別認證的企業;叵 1992 年摩托羅拉印度軟件中心通過 CMM5 級認證,帶動了印度軟件企業大量參與 CMM 認證。希望這次摩托羅拉能為中國軟件企業擔當領頭人的角色。
國內企業通過 CMM 認證少,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觀念跟不上,沒有把 CMM 認證放在企業經營的戰略高度;二是費用高;三是軟件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為此,北京市等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采取鼓勵、支持政策,積極宣傳 CMM 認證,對參與認證的企業進行經濟資助。相信今后會有越來越奪得企業參與、通過 CMM 認證。
四 軟件企業進行 CMM 認證的建議
國內軟件企業沒有實施 CMM 認證最大的障礙是觀念滯后:
• 我國企業質量意識差由來已久,就是今天也還有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
• 國內軟件需求旺盛成了我們許多企業的包袱(我國軟件銷售額中,國產軟件占 30% ),眾多企業沒有走出國門、參與世界范圍競爭的意識;
• 東方文化的傳統重視整體不重視分析與過程,使我們沒有把摩托羅拉、 IBM 等世界上先進公司的質量意識作為自己的楷模;
• 軟件企業分散、規模小、封閉限制了我們把世界已經通行的標準引入我們軟件開發的過程。 97% 的中國軟件公司都屬于小型運作,規模不超過 200 人。這些公司所采取的軟件開發管理模式只適合于小型項目;
在這種環境下,進行 CMM 認證、走向世界不是單個企業的事,而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任務,需要政府、研究部門、企業共同努力。因此,應在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 大力宣傳 CMM 。普及 CMM 知識,就像當初宣傳質量管理、 ISO9000 那樣宣傳 CMM ,達到全民皆知、全民參與的目的;
• 政府、研究機構加強對軟件企業的輔導,為每個企業至少培養 1 名熟悉 ISO9000 、 CMM 的質量管理人員;
• 軟件企業應成立質量組織,管理、控制、改進軟件質量,向 CMM 認證靠攏;
• 對于像合肥軟件園這樣軟件企業規模較小、分散的現狀,建議由政府出面,軟件企業聯合起來,選擇一兩個有條件的企業出面申報。經費由政府、申報企業、其它企業共同承擔。申報成功以后,資源共享,對外打一個品牌,使欠發達地區的軟件企業也能夠參與國際競爭。
通過這些措施,相信能大力促進國內軟件企業參與 CMM 認證,早日取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證。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