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 3 描述產品訂貨系統的分層體系結構模式
產品訂貨系統
用戶界面(訂單獲取UI,訂單處理UI,存貨UI)
訂單框架
存貨系統
網絡(LAN)
訂單倉庫
建立這些約束是變換的責任,并且在這種情形下能夠自動完成。例如,利用我們在表格 1 中的分層模式的知識我們可以自動導出層間的調用依賴關系。優點是模式的語義只需要定義一次并且可以在以后重用。視圖的語義和符號也可以看作模式。這樣,圖 3 的包圖帶有一套預定義的相關約束。一旦定義,就可以對包圖的不同實例導出設計約束。
表格 2 的映射部分定義了體系結構視圖(表格 1 )和設計視圖(圖 3 )部件之間的關系。在這個例子中,用于映射的模式使用不是那么明顯。我們將在后面討論它們對于映射的使用。
表格 2 中最后兩個部分是部分的分化活動。在那里,定義了兩類規則,一個用于一致性,另一個用于完整性。如果體系結構定義的一些部件或連接器沒有反映在設計中,就可能顯示潛在的不完整。在另一方面,如果設計與體系結構抵觸,那么這可能指出潛在的不一致性。另外,對于每套我們比較的視圖,規則只需要定義一次;那些規則然后可以重用。在體系結構和設計實現之間確定不匹配現在是評估規則和約束的事情。這樣揭示了沒有完整性方面的不匹配情況,然而,有些不一致性方面的不匹配:
1) 存貨UI部件對于存貨系統的依賴與分層體系沖突,用戶界面不允許不經過訂單框架直接與存貨系統進行交流。
2) 類似地,訂單系統要求使用存貨系統訪問網絡。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