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會選擇“軟件測試”作為自己的方向?坦白的講,剛開始我也不知道。但現在有一些感觸,覺得有必要將“軟件測試”繼續下去。
先說說軟件測試的現狀吧!
很多公司都會招聘大專生來做測試,測試工作門檻低,誰都能做。測試工作,就是別人把軟件創造出來后,用一下;或者別人寫完代碼后,將東西扔過來驗證一下,測試人員就是幫著開發人員打打下手。測試工作做好做壞,沒有人關心,或者測試人員到底做什么,也沒有人關心。
這就是國內大部分公司的現狀,也許有些公司說測試要保證產品質量,測試人員很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從實際行動上,當然是開發第一,測試第n。實際行動有哪些?很多:待遇、測試人員的來源、培訓的機會、工作的分工、多方矛盾的化解,等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原因之一:軟件產品成熟度的問題。記得產品的競爭力分為多個層次: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先保證產品存在,然后談產品的質量,質量好價格低的產品更暢銷,質量好、價格低、服務好是用戶追求的目標。以前的軟件大多屬于形象工程,有就行了,F在越來越多的軟件用起來了,質量自然提上了日程。怎無奈,花錢的客戶不是使用產品的用戶,客戶不懂產品質量,但他懂價格,導致的問題就是讓開發商拼價格,降低成本。如果有一天,產品的質量對于軟件的銷售起決定作用的時候,開發商才會想辦法提升質量。
原因之二:軟件的質量并不完全依賴于測試水平。軟件的缺陷是由開發人員引入的,如果少一點引入缺陷,即使沒有測試,軟件的質量也會很高。這是一個不錯的觀點。開發人員自身水平的提升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是第一位的。ok,站在這個角度來講,測試人員的存在是對產品質量提升的一個補充。
原因之三:測試人員沒有爭取。測試人員往往在公司的位置較低,同時他們卻選擇了逆來順受,聽之任之的態度。大多數軟件測試人員的水平的確不行,連代碼都看不懂,與開發人員根本沒有辦法交流,當然開發人員瞧不起你。
原因之四:高水平的測試人員都不做測試。水平高了,為了追求好的待遇,轉開發了、做管理了,讓自己的測試技能浪費了。
那“軟件測試”還有救嗎?是不是命中注定就是軟件開發的“次要角色”?先提一些觀點。
1、軟件產品的質量越來越重要,而且是個趨勢!獞摏]有人反對吧!
2、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預防,讓錯誤少出現;第二驗證,如果有錯誤,發現、處理。第一條路的主人公是開發人員。第二條路的主人公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測試人員的位置就是通過驗證的方式去發現問題。而這兩條路相互補充,在整個開發過程不會舍棄其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