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軟件產業的進取之道 軟件測試
據最新出爐的《2008年中國計算機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07年前三季度,軟件行業實現收入3784.99億元,同比增長23.6%,占整個電子信息行業收入比例的10.95%."軟件為充滿活力的IT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IDC首席研究官約翰。甘茨如是說。大到醫療、航天領域,小到手機、MP3,軟件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它們有了"差池",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蝴蝶振翅的代價加拿大醫院4位接受放射治療的癌癥患者死于非命,英國勞動保障局的計算機系統給納稅人帶來10億英鎊的損失,1.7萬架飛機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內滯留超過8小時……而造成這些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根本原因就是系統中的軟件故障。一個連字符的丟失,一個軟件運行上限的誤定等等如蝴蝶振翅一樣微乎其微的缺陷,卻為整個系統、客戶乃至用戶帶來災難性的風暴,F在,軟件故障造成的事故已經引起西方工業國家的高度重視,對軟件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美國國家標準中指出,最合理的軟件平均故障間隔應在10000小時左右。當然,要求的提高最終要靠實際執行來落實。作為軟件質量安全副駕駛的軟件測試人員自然是不二人選。
軟件王朝的言官"看,那個找茬的人又來了!"開發人員口中的"麻煩"人物正是測試人員。不過測試人員卻不這么認為,他們更喜歡說:"如果你的軟件能工作,請感謝測試。"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么軟件測試到底是什么樣的工作呢?"測試是以評價一個程序或者系統屬性為目標的任何一種活動,是對軟件質量的度量。"Bill Hetzel在《軟件測試完全指南》中這樣定義。而這一定義的執行者測試人員就如同古時的"言官":身份獨特,職權特殊,有相當的話語權,對軟件企業(國家)的運作有著極強的影響力。
當然權力與能力是成正比的,軟件企業(國家)對測試人員(言官)也有特別的要求。一是熱愛工作,興趣是工作的動力,測試人員愿為產品的完善而全力以赴,一如言官愿為國家的安定而冒死進諫。二是明察秋毫,要想盡可能地發現產品中的缺陷,必須具有專業的測試技術技巧,除此以外,還要具備耐心、細心等品質。三是知識淵博,除了對技術專注外,測試人員還要對軟件產品的相關領域有深入了解,考察客戶需求,如銀行業務人員習慣使用鍵盤,如果不知道這點軟件設計以鼠標操作為主,那么無論軟件多好,銀行都不會購買。四是要能言善辯。"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斯坦門茨用一句話就搞定了人們的質疑并被福特公司重金聘請。測試人員雖然不可能一句話就平息開發人員的質疑,但是善用溝通技巧一樣能緩和對立的氛圍。
每個朝代幾乎都有言官,本著為國為民的原則,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只要有不利于國家發展的行為,言官都會嚴肅批評,以確保國家能穩步發展。
在新時代的軟件王朝中,扮演言官角色的測試人員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后起之秀的前途2005年10月25日,勞動部正式將計算機軟件產品檢驗員(即軟件測試工程師)列入第四批新職業中。經過短短兩年的發展,軟件測試已躋身IT業最搶手的職業之列。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是企業對測試"經濟價值"的認可。有調查顯示,通過必要測試,軟件缺陷可減少75%,而軟件的投資回報率則可增長到350%."對于一個軟件企業來說,只有它的產品或是項目質量完全的得到認可,業務才有可能進一步擴展。"海輝集團測試部副總裁石武太這樣說。對此,北京康賽普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智業表示認可:"我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后創辦了個軟件企業,當時發展很快,但是到了2000年左右,卻走向了瓶頸,主要原因就是他沒有特別注意軟件質量,忽視了軟件測試。"目前,很多中大型軟件企業設立了單獨的測試部,與開發部并行運作,測試人員也與開發人員平起平坐。除了產業的自身需求外,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也是軟件測試大力發展的原因:2003年,國家人事部和信產部關于職業資格認證第一次在我國有了"軟件評測師"的稱號;2007年,信產部聯合五部委頒布124號文件,特別強調要"加快培養軟件測試人才,開展軟件評測技術的研究".在外界環境大好的情況下,軟件測試卻面臨著自身的嚴峻考驗——人手不夠。據前程無憂調查顯示,國內120萬軟件從業者中,真正能擔當測試職位的不足5萬,人才缺口已超20萬,并隨需求逐年增長。"軟件測試人才需求量的加大,除了受產業先行的波及外,主要是受教育滯后的影響。"我國著名的計算機專家譚浩強介紹說。由于及時捕捉到市場的需求,部分IT職業機構最先駛入測試培養的藍海,緊跟發展趨勢,開設了一系列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為軟件企業培養了近6000名專業軟件測試工程師,成為人才培養的主力軍。除了專業的培訓外,企業也通過內部培訓、引進人才等方式來培育人才,但受人力成本的限制,這些方式沒有大規模普及。另外,國內部分高等院校也開始著手準備,召開軟件測試教學研討會,籌劃專業開設的相關事宜。
"中國已確定將軟件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曾明確指出軟件產業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軟件測試也被納入國家重點扶植的行業中。為了配合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奧組委等投入近20億,組建10個重大的智能型項目,涉及上百個軟件系統。如此龐大的信息服務系統,對軟件測試人員的需求更是劇增,也將進一步擴大人才缺口。路漫漫其修也遠矣,軟件測試的奔騰年代還將持續很久……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