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截圖的命名規則
為了更好的傳遞缺陷圖像的信息,對于截圖文件應該按照統一的命名準則對圖像文件名進行約定。
5.1 命名形式
比較規范的截圖命名形式如下:
[語言]_[操作系統]_[類型]_[編號].GIF
其中方括號中的內容包含測試環境和缺陷類型的信息,各項含義如下:
* “語言”---被測試軟件的語言名稱,使用Chs/Cht/Jpn/Kor表示,分別代表簡體中文/繁體中文 /日文/韓文
* “操作系統”---測試所用的操作系統的名稱,使用Win/Mac表示,分別代表Windows和 Macintosh操作系統
* “類型”---軟件缺陷類型的名稱,使用Trans/UI/Func表示,分別代表本地化/用戶界面 /功能軟件缺陷。
* “編號”---如果一個缺陷包含多個截圖,需要對各個截圖進行編號,使用“1”,“2”,“3”等數字表示;如果僅包含一個截圖,則可以省略編號
5.2 命名示例
對于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測試的簡體中文軟件,如果截圖包含翻譯錯誤,并且只有一個截圖,則方式命名為 “Chs_Win_L10n.Gif”。
5.3 說明
* 為了更清楚地描述缺陷特征,“Trans”可以具體使用 “Unloc”,“Error_Loc”,“Inconsistent_Loc”,“Over_Loc”表示“未本地化”,“錯誤的本地化”,“不一致的本地化”,“過度本地化”。
* “UI” 可以具體使用“Overlapped”,“Disaligned”,“Truncated”,表示“重疊”,“未對齊”,“截斷”。
6. 截圖的其他注意事項
* 同一個測試項目中,截圖的編輯方式、命名規則、存儲類型等信息要保持一致;
* 避免只有截圖,而沒有對截圖進行編輯,沒有標出缺陷特征,或者缺陷特征描述錯誤;
* 某些測試項目,可能需要同時對本地化軟件和英文源軟件都要截圖和編輯;而另外一些測試項目,可能僅需要對本地化的軟件進行截圖和編輯。(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