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管理中,配置管理是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在PMI的PMBOK中對于配置管理系統是這樣描述的: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 subsystem of the overall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a collection of formal documented procedures
used to apply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direction and surveillance to:
identify and document the function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duct, result, service, or component;control any changes to
such characteristics; record and report each chang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status;and support the audit of the products,
results, or components to verify 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
It includes the documentation, tracking systems, and defined
approval levels necessary for authorizing and controlling changes.
In most application areas,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the change control system.
由此可見,配置管理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項目中只要是需要進行管理的任何特性,都可以納入配置管理。配置管理不只是操作層面的問題,更是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問題,是一個系統。
項目范圍管理需要配置管理來落實
在項目范圍管理中,需要識別和控制項目的交付成果,要描述交付物應有的各種特性。這些交付物及其特性,就是配置管理中的配置項。從項目管理的角度,WBS只需要分解到可管理(Manageable)的程度,而配置管理則要求分解到最終可操作的程度,管理的粒度更為精細。因此,良好的配置管理機制,是項目范圍管理得到最終落實的保證。
在許多軟件開發項目中,項目范圍管理涉及三個方面:業務需求、技術結構、投產服務。編寫哪些程序模塊,實現哪些功能,部署到哪些地點,這其實都是項目范圍管理所要關注的內容,在配置管理中對應了產品的物理屬性和功能屬性以及服務的屬性,都可以通過配置管理來識別、記錄和跟蹤。只有做好軟件配置管理,才能真正把項目的范圍管理做實。
業務需求決定了軟件產品的功能特性,對軟件產品的配置管理,首先就是對業務需求的管理。在業務需求中,要求軟件產品所提供的各種功能和特性,包括界面風格、操作方式、處理流程、業務規則、數據邏輯等,也都是軟件產品的配置項,這種對業務需求的分解、管理的過程,就是對業務需求中的配置項的管理過程。當項目中業務需求發生變更時,其實就是對這些配置項的變更管理。因此,在軟件工程過程中,配置管理是需求管理的基本手段,通過科學、嚴謹的配置管理方法,對業務需求進行識別、分解、跟蹤、控制,直接決定了對業務需求的管理能力。許多公司目前在需求管理方面還處于粗放型的管理,雖然基本能夠滿足項目管理的需要,但對于軟件工程過程來說,管理粒度還比較粗,而且缺乏明確的配置項的定義,缺少有效的跟蹤控制手段,還需要更精細的管理。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