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
從軟件生存周期看,軟件測試是卡住軟件質量,尤其是卡住軟件可靠性的最后一道關口。但軟件測試并不僅僅局限于這個階段,而應貫穿于軟件開發的全過程(見圖4)。應解決這樣一個認識問題——用于實時控制系統一類的復雜軟件,自認為沒有錯誤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測試的主要目的是:
1) 對軟件的質量或可接受性作出判斷;
2) 發現問題。

從圖4看出,會產生錯誤的階段是在需求說明、設計和編程過程中。這些錯誤若不排除,均會遺傳到測試階段,甚至會遺傳到使用階段。利用測試用例測出問題進行故障分類、故障隔離和故障消除等步驟,直到獲得滿意的測試結果為止。

測試用例的編寫格式和內容如圖5所示。測試的設計。難就難在試圖利用這組測試用例能找出軟件的全部問題。格式中含有測試管理信息——測試用例標識和執行史。測試用例標識是按一定規律統一為每個測試例賦予的代號,便于需求追蹤。執行史中有測試日期、測試結果(給出結論:通過/失敗)、版本號和主管的測試者簽字,這些都是有保存價值的資料。測試用例是需要精心設計、編寫、評審、使用、管理和保存的。
軟件測試要求在測試過程中,采集軟件可靠性數據,并利用軟件可靠性模型進行可靠性評估。分析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可靠性要求。并據此作出該軟件能否放行的決斷。若不滿足要求,需繼續進行測試,直到滿足要求為止?梢娺@是一項十分花精力的活動。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