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我們使用的狀態有: 程序員處理的狀態(由測試員提交的Action):等待處理的,再次出現的。 測試員處理的狀態(由程序員提交的Action):已經修改的,暫不修改的,系統限制的,使用錯誤的,無法再現的。測試員可以修改記錄。 經理處理的狀態(由測試員提交Action):管理員處理的。經理還可以刪除記錄。 按照比較標準的說法,其實對于缺陷還應該有“等待確認的”、“已經確認的”和“重復提交的”的狀態,我們為了省事,統一使用了“等待處理的”。 最后結項的時候,缺陷的狀態對我們來說有兩種,“已經關閉的”(由測試員或經理確認)和“暫不修改的”(比如下一個版本處理等)。 呵呵,狀態多,有些煩瑣,特別是程序員很多的時候都不清楚應該回復什么狀態,但我個人覺得對測試人員來說,這些狀態比較清晰明了,容易處理。 八、一個叫doer_ljy(可戰)的網友回復了一些內容,我個人認為不很妥當,就回復了一些內容,綠顏色的是doer_ljy(可戰)的內容:
關于“無法重現”我看是有這么個問題存在。 首先如果你在測試之前有嚴格的測試計劃,就很難出現“無法重現”這種現象!盁o法重現”的意思是不知道怎么操作才能再次看見這個BUG。那么這個BUG多半是“計劃外”的。 不清楚你是否是測試人員!坝媱澩狻边@個詞,對測試員來說應該不存在。測試用例的粒度一直是個在討論中的問題,測試人員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寫出包含內容、數據、步驟等等全部操作一切的測試用例(說白了,只要一個長手識字的人,按照測試單做,就能發現所有的問題,呵呵,有軟件藍領的感覺了)。即使真的有,意義也不大,測試很多的時候,是發散性的思維,帶點創造性,想事先考慮完全,很難。所以更多時候,是在測試過程中逐步對用例等進行完善,所以說“計劃外”最好不要提。 說說我現在測試的一個項目,有一個業務,首先查詢出人員,有個“全選”按鈕,“全選”后,再用鼠標一個一個取消選擇,這個時候進行業務辦理的時候,就會提示“沒有選擇人員”,至今為止一切都正常,但是這個時候再次點選人員進行業務處理,仍然會提示“沒有選擇人員”,這就是一個缺陷了。這個問題我想一般人都不會在測試用例中考慮到吧,因為發生的條件很苛刻:不用“全選”按鈕的時候不會發生;全選后點擊“取消全選”按鈕再辦理業務不會發生;全選全消后,先點擊人員再辦理業務也不會發生。 其次,成熟的測試人員及時無法再現BUG,也能準確的描述出BUG發生之前幾個步驟的操作方法,測試用例情況。這些對開發人員分析BUG原因很重要。所謂的BUG發現環境。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