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更嚴格講應該是一個提綱,是我在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時的講座提綱。主要是我在過去四年里在基于互聯網的軟件開發、網站建設以及相關的項目管理方面的一些經驗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包括了在國外和國內很多具體項目的經歷。仍然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互聯網應用
很高興能看到阿捷的“網站工程淺談”,在交流中,阿捷強力向編輯推薦我所談的一些內容。感謝阿捷和編輯!
在互聯網應用日益發展,規模和復雜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我非常同意阿捷的觀點:應該開始重視工程和項目管理的知識和規范。很愿意與更多的朋友進行更多的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關于“怎樣協調不同人員工作保證質量”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和我們在實際中所使用的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即項目開發流程和在此基礎上的項目管理,項目管理中主要采用了項目站點(project site)的方法,實際上就是一個使用互聯網的項目管理工具。我在后面附上相關的一些信息。更具體的則需要更多時間整理。
關于另外一個問題“關于客戶需求怎樣才能有控制的滿足”我覺得更好的方法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來講,因為肯定不同的公司有很多成功和可以借鑒的方法。
這里附上我關于web engineering的報告的一部分slides內容,希望能有用。這里選擇了兩個報告
(1)互聯網應用及其主要軟件模型
(2)互聯網應用開發項目管理
網站,在我的理解中,是互聯網應用的用戶界面。
== 互聯網應用及其主要軟件模型
什么是互聯網應用(1)
概括講,互聯網應用是一切使用互聯網環境或媒介提供某種服務或
實現某種功能的系統。
嚴格講,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在互聯網環境中運行的系統。
有兩種互聯網應用:web-enabled和web-based.
互聯網環境具有交互性、即時性、開放性、分布性等特點。
互聯網應用如果使用傳統的軟件開發方法進行開發,很容易產生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有兩個:開發與維護期界限模糊、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特性。
什么是互聯網應用(2)
示例
信息管理系統。傳統的信息管理系統都是基于典型的客戶機/服務器結構。系統中只有不同的功能模塊和有關數據庫?梢詫⑦@樣的系 統使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即基于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的系統。這只能是稱做web-enabled的系統。系統的設計和結構仍然是原來的。如果是根據互聯網特點(交互、開放)進行設計,則是web-based應用。
什么是互聯網應用(3)
示例
一個地區的招商引資項目管理系統 。傳統的系統是基于普通數據庫系統所建立的。對系統的管理必須要先集中再更新維護。通過互聯網實現,可以使得項目承擔人直接對數據庫進行查詢、更新和維護。是一個開放式的分布式應用系統。這其中對原來的數據庫的結構并不需要改變,但對其使用則有很大的變化!
互聯網軟件
互聯網軟件(1)
網上書店是不是互聯網軟件?
--如果僅僅是后臺有一些數據庫系統,前臺有一些頁面,不能嚴格講是。但這樣的書店也沒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是幫助瀏覽者能夠對書店的書籍進行方便的查找,甚至閱覽,查找作者資料、閱讀別人的評價,在線訂購和交易,在線查找最新 進展等,則肯定是。
互聯網軟件(2)
辦公室自動化系統可不可以成為互聯網軟件?
--可以。
--而且應該。
互聯網軟件(3)
互聯網軟件對軟件行業的影響
--如同八十年代初個人機軟件對大型機軟件
--國外已經在過去三~四年中從互聯網軟件占新軟件項目的30%上升到超過90%。
--很快的將來,互聯網軟件就是軟件業的主體。
--例如,一個企業可以在互聯網環境下建立辦公自動化系統,對內銜接其MRP或ERP系統,對外銜接其電子商務平臺和客戶服務管理。
網站與軟件
什么是網站?
--網站作為媒體。宣傳作用。
--網站作為交流渠道。信息發布和采集。
--網站作為界面/窗口。企業或機構內部應用系統和外部應用系統的接口,互聯網應用的界面。
網站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單純頁面,由超鏈接相連。
--第二階段:頁面仍然是主體,但具有一定的信息發布、數據采集和交互功能。
--第三階段:頁面系統和后臺(服務器端)軟件系統協同工作。
--第四階段:后臺軟件系統為主體,控制前臺頁面做為界面。頁面已經完全變成動態生成。
網站就是(互聯網)軟件
--所處的環境是互聯網環境(基于相關規范)
--接受通過內部網或互聯網瀏覽者發出的請求。通常以URL加參數表達。
--通過處理后產生結果,再生成合適的頁面表達形式返回(通過互聯網)
--個性化是一個重要需求。
--頁面生成和數據處理是一個問題。
--訪問者session管理和控制。
--安全性。
互聯網對象模型
早期互聯網發展中,對頁面是作為一個經過格式化的文本看待的。通過地址存取一個頁面文檔。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頁面需要變成動態生成,需要對一個頁面上不同的數據進行處理。有必要區別表達形式和數據格式。
對一個頁面的訪問,看做是對一個對象發出一個請求。
互聯網對象模型的核心是從頁面及其所表達的數據和(間接或直接)所具有的功能使用對象模型進行描述。
頁面數據(對象數據)與表達形式(對象界面)的分離。
頁面數據(對象數據)的處理(對象語義)的聯系。
在過去的五年中,逐漸成熟了一個共同接受的互聯網對象模型。
這一模型的關鍵點在于其數據表達的普遍性以及與頁面表達的一致性。
最重要的發展是對XML語言和相關語言例如DTD,XMLSchema語言,XSL語言的標準化。
成百上千種基于XML標準的技術需要發展。
互聯網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是使用科學的方法對軟件系統的建設、維護和使用的可控制、質量可保證的一整套方法。
互聯網工程具有與軟件工程和其它工程領域一樣的出發點,所不同的是其對象是互聯網軟件。
互聯網軟件與傳統軟件的不同導致了需要對軟件工程方法進行改進。
分析和建立模型階段
--與軟件工程一樣,需要對客戶需求進行分析。
--所不同的是,其界面是網站形式。
--更為不同的是,其工作方式以及能夠提供的服務具有更開放、交互性更強等方面的因素。
--尤其重要的是要與其它系統、機構和企業能夠進行更方便的交流。數據交換的通用性。
設計和實現
--需要設計前臺和后臺兩個部分。
--需要區分數據與表達。
--需要更多的特定考慮,例如安全和session。
測試與維護
--需要能夠非技術人員進行維護。
--需要能有可擴充性。
--需要能夠遠程進行。
以數據為中心的模型
以數據為中心的模型是目前互聯網應用的主要方法的基礎。其核心是將一個互聯網軟件看做是一個信息系統。數據庫是這個系統的中心。
目前主要使用的數據庫系統仍然是關系數據庫。對于許多應用來講這種模型已經足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