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專注過程改進和產品質量

    發布: 2007-6-19 17:57 | 作者: 網絡轉載 | 來源: csdn | 查看: 184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雖然不知道公司的意圖,但是想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定的,開始籌劃產品管理小組,剛剛看了別人的質量管理的失敗案例,不知道會不會一樣的結果。心中忐忑不安,只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充實一下,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啊。。

    附錄:
    一個 SQA 的工作日記 
    作者: QAMM (來源:希賽網原創 )時間:2005年07月15日
    宣戰( 2004 年 3 月 Z 日,晴)

        連續兩天,看著公司高層領導們閉門會議,就知道有重大決定。果不其然,第三天,技術總監召集所有的項目經理和開發人員,宣布公司向 CMM 三級沖擊,本人有幸被任命為 SQA (軟件質量保證)經理和 SEPG (軟件工程過程組)成員(成員僅有 3 人,真有象當選為“政治局常委”)。

        感覺真是不錯,走出每天呆著的寫字樓,看看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爽!

        下班回家,鄭重向“老婆”宣布,決定下館子小輟一頓,一時間,躊躇滿志,感覺飄然,好像公司的軟件產品質量將獲得重大提升,震撼業界;叵攵嗄曜哌^的歷程,兩年的程序員,三年的項目經理,終于熬出頭了,上司發現了我這塊“可造之材”,并委以重任。經過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磨練,終于有機會向上司展示才能,我當然要“涌泉相報”。

    賦職( 2004 年 3 月 Y 日,多云)

        一早 6:10 就醒來,再也睡不著了,算了,還是起床吧。興奮了一晚上,精神居然還挺好。

        8:00 就到公司了,時間太早,一個同事都沒來,真想找個人侃侃自己的志向,畢竟“老婆”不是這一行的,有些東西還不能完全理解。上網溜達了一會兒, QQ 也沒有好友在線,畢竟還沒上班呢,只能看看 CMM 的最新動態和國內軟件企業的新聞。沒多久,同事們也陸續到了,上班時間到了。

        好不容易等到公司高層經理們開完了碰頭會,我想,遲早我也會有機會擠進去參與的。 10:30 ,研發部經理向我們傳達,經過領導們的一致同意,決定選擇 XX 公司作為我們的 CMM 咨詢顧問,鼓吹一通 XX 公司的業績,(這不是有點象給他們做廣告?)然后又宣布了參與培訓的人員,都是一些公司的“棟梁之材”和“老馬”。榜上無名的以極其羨慕的眼神看著這些幸運兒,榜上有名的“唯技術論”者則以不屑之表情,并不時發出 “項目太緊,沒時間”的抗議。經理則非常明確,“高層決定,沒商量,要么找老總協商”,試問有哪位有這等膽量。唉,朽木不可雕也,這些人也只能一輩子做技術了。

        完事后,經理又把我單獨叫到他的辦公室,問我打算如何組建 SQA ,說公司以后過 CMM 主要就靠我努力了,心頭一陣激動。不過,經理接下來的話讓我涼了半截,建議我 SQA 組下暫時只設一人,考慮一下小崔。不是吧?我的心有點涼了,公司里水平最差最笨的人就給我?這個人,不是仗著與老總有點不太近的遠親,估計早就給開了。我剛準備抗議,經理立馬安慰,“所以才要你領導,有你在, CMM 應該不成問題,我們才放心!

    培訓學習( 2004 年 4 月 X 日,晴)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培訓,今天總算畢業了,感覺就像脫胎換骨,到底 CMM 是面向軟件行業,就是比 ISO 更專業。因為是由鬼佬上課,好像自己的英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而且還挺正規的,發了“畢業證”。真是獲益良多!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北大的計算機碩士翻譯,水平挺高,人也長得漂亮。

        課程結束后,顧問公司的咨詢人員還特地給了我這個新上任的 SQA 一些建議:要熟讀 CMM “兵書”,在項目組成員對執行情況有異議時,才能夠據理力爭,以理服人;在實際的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要多與項目經理和項目組成員溝通,注意處理好人際關系問題,不要輕易上報,否則很容易引起抵觸情緒。

        雖然很感激他的意見,不過我更相信我的能力。

    實戰( 2004 年 5 月 W 日,多云)

        新項目從立項開始已經三個禮拜過去了,還挺順利的。

        首先,立項時給項目組成員作了一次培訓。讓全體的開發人員感受一下 “ 軟件質量保證 ” 的功效。 SQA 的一個職能就是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必要的軟件的過程培訓,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而不只是用于紙上談兵。美中不足的是,培訓會議室的優雅環境給一些人提供了一個比較理想的休息場所。

        在項目經理擬定計劃時,提供必要的規范給項目經理參考,參與項目估算,組織召開項目計劃評審會,邀請公司技術專家、用戶以及項目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項目計劃的可行性。

        緊接著又是組織需求評審,并邀請用戶參與,對其用戶的意見進行跟蹤檢查是否納入需求規格說明書,同時與用戶簽字確認。

        在此過程中,對項目的配置管理工作的作了一次比較細致的評審,發現了配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使項目的配置管理工作更有效率。

        我在項目組中的工作如此繁忙,大家也逐漸接受了。同時, 公司高層似乎也感到“ SQA 工作確實很有成效”。

    挫折( 2004 年 8 月 V 日,多云)

        經過三個月的摸爬滾打,項目開發任務總算進入尾聲,剩下的就是測試了。不過, SQA 工作卻不盡人意,好像沒什么突出的貢獻,倒是經常和項目經理和部門經理爭執不休,今天下午又和項目經理爭了一把“開發已經接近完成,關鍵模塊是不是需要評審一下”,沒想到居然給“羞辱”了——你又不懂,盡是找一些雞毛蒜皮小錯誤,不要老是制造麻煩。而且,居然還告到經理那“項目組有了 SQA ,可是設計和代碼的質量還是不高”。

        想起 CMM 培訓結束時,我們搞了一個模擬小項目熱身,好像有模有樣的,當時老總和技術經理還特別予以召見, SEPG 組和項目經理幾個向“組織”表決心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然而,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我這個 SQA 當然是難辭其咎的。

        經歷了這么一段時間,多少對顧問公司的一番臨別贈言有了更深的體會。

        SQA 的主要任務是項目過程監控,是間諜,所以 SQA 的地位是很微妙,也很尷尬的:在開展項目以前,高層非常希望有一個耳目來監控項目的開發情況,項目組也希望有一個角色協助使開發和管理更加規范有序。當一個項目啟動后,又是另一種局面:不管你對項目開發管理有多大幫助,只要你打了項目組的“小報告”,受到項目組成員排擠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存在,對項目組成員就是一種壓力。對于組織而言,報告的不符合項、建議多了,高層會嫌你啰嗦,還會質問 SQA 為什么沒有能力協調解決,那要 SQA 干嗎?漏報了(這是在所難免的),又會說你不夠盡職盡責,總之兩頭不討好。當你看到一堆問題時只能干著急,卻沒有權力去糾正,所能做的只是:報告、建議、協調,雖然向管理層報告了,也不一定會馬上處理(高層管理者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是老板的小舅子那就更沒轍了),你會是什么感想?上級又有什么想法?

        下班前,還特地找了部門經理訴苦, 公司既然制訂了制度,實際上就相當于公司的法律,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久而久之這套制度就只是一紙空文了,以后還會有用處么?

        吃飯時都感到郁悶,喝了一瓶啤酒,郁悶的是經理所說的“ SQA 工作更需要的是人際關系技能”。人際關系技能,那找個銷售不就得了,還要我們這些技術人才干嗎?

    無奈( 2004 年 9 月 U 日,陰)

        每天準點上班,準點下班,默默地無休止地折騰那該死的軟件。今天也不例外。

        從上禮拜二開始,經理就讓我主要擔任這個項目軟件的測試,美其名曰“軟件質量保證”,就要保證軟件的質量,測試當然是保證質量的方式之一。我沒有爭辯,心知爭辯也是徒然,而且高層不希望我成天找項目經理的茬,影響進度。資本運作當然不是我所能左右的!

        每天我機械地運行程序,檢查結果,檢查數據庫,截圖,填寫缺陷報告,跟蹤缺陷修復。雖然做得規范,無可挑剔,我成了孤獨的斗士。

        實際上,測試是事后檢驗產品的質量,保證產品符合客戶的需求;而 SQA 的職責是審計過程的質量,保證 CMM 中各個 KPA 過程被正確執行。因為 SQA 人員同樣要檢查測試的工作是否也遵循了開發過程要求,也是要被審計的,由 SQA 同時擔任測試,那么誰來保證測試工作的過程質量呢?這些道理經理其實都明白,只不過項目經理完成的工作其價值是可見的,誰又能說出 SQA 產出了什么呢?

        中午休息時上了一個 CMM 的論壇蹓達,其中有一個帖子比喻得就極其形象:項目組就像是一家餐館,項目經理是當班經理,他決定做什么,有多少人多少資源來做多大,有多大的風險;系統架構設計師就是主廚,他設計具體做法;程序員就是廚師,配置管理員、系統集成人員、數據庫管理員等角色是廚房里面的服務人員。而 SQA 和測試工程師更像是第三方的檢查人員, SQA 檢查的是制作流程是否正確,材料是否使用正確,衛生是否做好了,他檢查所有人的工作,包括項目經理。 SQA 雖然沒有決定權,但是他有建議權,他向餐館老板負責。測試工程師則更像是試菜的,看看炒出來的菜有沒有合不合口味,有沒有按照客人的意思多放點辣椒,如果口味不對,他們要告訴廚房就可以了。

        唉,算了, 就當混口飯吃 ,知足吧。

    出局( 2004 年 10 月 T 日,雨)

        又是一個陰雨天。

        上班了,像往常一樣,上網看看新聞。

        項目已經做完了,不過心里極其不爽。 我,雖然掛名 SQA 經理,實際成了一個打雜的,真正 SQA 工作早就拋在一邊。比如協助完成測試、配置管理,研究實用的測試工具,改進一下開發環境和工作過程,甚至幫助項目經理匯總文檔、總結實施經驗、協助客戶培訓 ……

        10:00 ,經理找我,覺得我更適合擔任測試組長一職,但待遇要低一級,問我是否接受。這是公司對待“雞肋”的一貫策略,我明白,上級對我的 SQA 工作予以否定。這一天終于來了,當時的我居然平靜的謝絕了經理的好意,感謝公司在這段時間給我提供了這么多的鍛煉機會。然后就說,那我收拾東西去了,經理還愣在那。

        沒什么可埋怨的,可能是上級對 SQA 的期望太高。實際上,根據現代軟件工程項目的調查研究,項目管理是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問題是,這個事實說明了“要保證項目不失敗,我們應當更加關注管理”,但是并沒有推論“良好的管理一定可以保證項目的成功”。 質量保證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保證質量,但質量是過程、人、技術三者缺一不可。除了過程外,還與人員、技術有關,而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依賴 SQA 就能保證的,所以 SQA 雖名為質量保證,實際上也就成了項目失敗的直接責任人。

        難怪現在網上有一種說法“在中國做不了編程的人去做測試,做不了測試的人去做 SQA !睂嶋H上,這從就反映了 SQA 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在大家的眼里, SQA 做的都是文檔功夫。

        嗚呼唉哉!

        感覺真是一種解脫。吃飯時喝了一瓶啤酒,深圳的秋老虎仍然厲害,體驗著啤酒冰爽的感覺,幸福啊 ∶ )

        下周又要開始投簡歷了,找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下次我能夠找個好婆家,理解這些。還是要思量一下是不是繼續干 SQA 。

        下過雨后,凌晨兩點的城市空氣清新,望著遠處霓虹閃爍,好美。

    后記:

        據了解,我的前任婆家在我離開公司的五個月之后通過了 CMM3 的正式評估。小崔,我的繼任者,編程雖然極差,文檔卻是可以按要求完成的,不過,聽說所有的項目文檔都是由他執筆的。唉,怎么還是變得跟 ISO 一樣了呢?只是名稱改了一下。到了中國,任何的標準都有點變味了。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改進 過程 質量 專注 產品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