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軟件成熟度模型、 ISO 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復雜度、研發過程復雜度
網上評價 ISO 和 CMM 差異和共同點的文章比較多,但大多是從標準條文本身進行比對的。下面我將從適用性方面對比一下 ISO 和 CMM ( I )兩套質量管理體系框架。
1 管理水平的適用性
ISO 系列標準雖是就質量管理而言,然而也可以看作一個濃縮的管理學框架,尤其是作為認證審核依據的 ISO 9004 : 2000 。它是一個大而全的系統,幾乎覆蓋了公司管理的各個方面。它對一個尚無完整質量管理體系、依靠自身發展過程中自發、被動或應急性的制定一些組織管理和研發管理過程和規范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快速建立公司系統化管理框架的參照體系。通過這個體系的建立,把公司的各組織機構的業務流程、接口關系、人員崗位及部門職能界定、各種公司管理制度有機的整合起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配合 BPR 進行,徹底梳理原先大家都意識到、但卻無從下手的管理沉疴,效果會更好。
CMM 是對軟件開發實踐所涉及的整個工程流程的規定和分析,它的體系既包括軟件工程過程本身,也包括對這一過程的管理。它更多的是提示我們所處各個管理成熟度等級的階段目標,以及為了達到這些特定的階段目標而分解的大量具體實踐。它沒有告訴我們怎么達到這個目標,因此它是基于組織(公司)能意識到自身差距并能針對性的采取改進措施。它更多的是站在各個具體的點上去思考問題?v觀 CMM2 的各個 KPA ,如果公司連保證這些 KPA 實施的管理基礎都不具備,從二級 KPA 的一個個點上去突破,很難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這是一種比較可取的方式是先來一場組織管理上的革命,去創造這種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的管理基礎。對于一個具有一定管理基礎的組織,引入 CMM ( I ),從這些具體的點上去采取措施,對于組織過程能力的持續提高、組織過程質量的持續改進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而組織管理革命的一個利器正是 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
當然,我們在組織建立 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 CMM 的思想,抓階段的關鍵問題,分步實施,逐步推進。 因為面對 ISO9000 這一標準,對大多數組織來說,要一下子全面執行是有很大難度的,并且其有效性也難于體現出來。這就需要組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組織的現狀、資源、文化、人員素質和面臨的社會環境,找出同 ISO 9004 標準的差距,制訂一個中長期的目標計劃,從選擇一、二個 ISO 9004 的條款要求的試點做起,成熟一項鞏固一項,逐個地推廣應用,并制訂出具體的實施進度計劃,在一定的期限內完成 ISO 9004 標準全面貫徹執行工作。
由此,我更傾向于一個公司先基于 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起質量管理體系框架,培養組織的質量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擇若干過程域進行重點監控,以逐步達到 CMM 某個成熟度等級的要求。
2 復雜度的適用性
這里所講的復雜度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研發過程本身的復雜度;另一是指組織機構的復雜度。
基于我對 ISO 和 CMM 以下理解: ISO 是一個達標性的體系,大而全,比較偏向于宏觀把握; CMM 則著眼于具體實踐,對各個關鍵過程域進行分解細化,偏向于微觀控制。
個人傾向于在一個研發過程本身復雜度不是很高,但組織復雜度由于組織本身的發展變得龐雜的組織中推行基于 ISO 的質量管理體系;在一個組織機構相對完善,由于項目規模本身的擴大而迫切需要引入適當的過程監控的組織實施基于 CMM 的質量管理體系。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