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這個“User Experience, Not Metrics”系列文章的第十篇。重點關注于把客戶滿意度以及web應用服務器用戶的性能體驗進行聯系起來。本章不僅僅針對Rational TestStudio用戶,而且針對具有Microsoft Excel使用經驗的經理者們。本章的內容都是有關創建下降曲線,讀者應該首先閱讀第6,7和第9章的內容,并且已經對那些章節中提到的Excel走讀比較熟悉和適應了。
什么是響應時間下降曲線?
“盡管互聯網帶寬和Web服務器的容量近年來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是Web服務器的性能問題始終還是挑戰著開發和測試人員。復雜的基于Web的應用和互聯網流量的動態特性組合起來,導致了非常明顯的Web站點的性能下降” Steven Splaine 和 Stefan P. Jaskiel在“The Web Testing Handbook”一書中這樣寫到。
我最近有機會參加了Steven Splaine做的一個演講。在演講中,他演示了一個他稱之為“性能圖表”的簡單的圖。我既驚訝又高興的發現這個就是我叫做下降曲線的那個圖。無論你給這個圖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到這篇文章結束的時候,你一定會同意我的觀點:對于測試者來說,這是演示給老板看的一個功能最強大的圖表。這個圖的價值在于它回答了諸如“多少….”和“…多快”的問題。
圖1顯示了一個相對來說簡單的響應時間下降圖的例子。這個圖顯示出了在用戶負載下的用戶體驗?v坐標表示的是端到端的響應時間,單位是秒,而綜觀底部橫坐標表示的是訪問系統的總的用戶數。這個圖的特別之處在于還包含了一個數據的表格。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用戶的增加,用戶體驗時間也在一直增加,或者叫用戶體驗下降,而這恰恰是我們期望的。
圖1:一個基本的響應時間下降曲線圖
我選擇這個特別的圖因為這些數據產生了最常見的用戶響應時間下降曲線。圖1所示的曲線是你繪制這類圖的時候絕大時間甚至超過95%的可能看到的曲線。到目前為止,如果你沒有看到類似的圖,我想說的是你一定遇到了下面的幾種情況。
· 用戶模型不夠精確
· 用戶模型的測試腳本不具代表性
· 被測系統根本不支持多用戶
· 被測系統沒有真正被加壓
曲線區域
典型的響應時間下降曲線可以被分為四個區域:
· 單個用戶區域
· 性能穩定區域
· 壓力區域
· 屈服區域
這里的每個區域都包含一系列有關被測系統的有用的信息。下面的內容將詳細討論這些區域。所以這些才是這個圖的價值所在。在測試進行之前弄清楚這些區域將使你不用額外分析就可以對你的被測系統作一個精確的初步評估。
–待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