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BPO(業務流程外包)行業在全球的價值已達到很大規模。1999年,印度業務流程外包規模是1億至2億美元,2004年已經達到30億美元,而且仍保持強勁的進展勢頭,F在,全球BPO增長率為69%,一般IT服務增長率40%。在BPO出口市場上,美國占63%,歐洲26%,其他國家11%。美國曾經占到85%至90%,現在已經有所下降。BPO涉及到的服務包括客戶互動的服務、保險索賠的處理、醫療保健費等等,其中保險索賠、數據內容、工資和HR的服務是最大的業務。全球50%最大的保險商在印度進行了業務流程的外包活動。在工資和HR服務方面,世界銀行給了很多外包訂單。而美國把大量醫療診斷信息的服務轉到了印度。
BPO的機會在哪里
BPO是一個或多個業務流程外包,提供商擁有并且管理這個流程,可以衡量的績效標準。BPO意味著生產力的改進、大規模節省成本、改善公司內部的責任制、改進人力資源,同時還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
BPO的機會存在哪里?古博塔說,根據某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數據,按照地域和市場來劃分,美洲國家在IT支持的服務和BPO的支出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占全球總支出的59%;歐洲是第二大市場,占22%;增長最大的是亞太地區,占全球BPO支出的15%。BPO增長非常強勁的領域,包括物流、采購、工程、市場、銷售、行政管理、法律、金融和會計。
BPO所涉及的行業非常專業,同一組人不能做兩組不同的事情。軟件編程員可以給很多部門做事,因為他們掌握的工具是通用的。BPO則不同,假如要開一個呼叫中心,就涉及到大量的基礎設施,每一個設備必須嚴格符合BPO所要求的規格。但假如從事保健或醫療診斷信息,則需要另外一批人和一批設備。此外,BPO專用的知識不能僅靠工作積累,拿到一個BPO的訂單,首先要了解當時全球的狀況,而且要了解客戶所在國家的法律和人民,如果對這些一無所知,就無法實施這一訂單。
一家美國公司在本土做一個項目需要花費一百萬美金,但是在其他地區外包只需要五萬美金,所以就把這些業務給那些服務提供商完成,這就是BPO邏輯的核心。在美國和歐洲,假如把一些工作進行外包,可以節省成本60%到70%,而質量不會受到影響。
中國企業如何開始BPO業務
企業要進入BPO,首先要問自己從哪里能夠獲得訂單?誰是企業的客戶?企業怎樣與客戶聯系?印度第一個從事BPO的企業就是采取了這樣一系列的步驟。85%的印度BPO公司,都是由沒有從事過BPO的本土公司發起的。他們也跟眾多中國公司一樣,曾經處于對BPO“一無所知”的狀態。
古博塔建議,企業要從事BPO業務,首先需要進行非常專門的BPO培訓。印度的培訓中心是一種專門的機構,通常僅對員工培訓兩個星期,人員流動很快,對培訓的質量要求很高,培訓人員的勞動強度也非常大。但這些BPO員工培訓后學習就停止了,只會循環工作,他們只是工廠里面的工人,永遠不是IT業的專業人士。但是對于公司很有好處,因為隨著員工技能不斷的完善,公司接到的訂單會越來越多。
作為BPO企業,還要進行技術建設,這不是公司內部的工作,而是作為其他公司的一個部分工作,這個公司可能在一萬英里以外。就像把手臂剁下來以后,接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干活。如果不能保證速度、準確性,BPO企業將無法生存,而另外一家公司也會無法生存。因此,當某公司要在某個國家開展BPO業務時,必須做政治穩定的分析。假如企業自己做事,出現差錯只影響企業自身,做BPO業務,企業就成為了機構的一個部分,這個機構必須要穩定、完整地運轉,否則另外一方面的業務就會受到影響。我建議,要從事BPO業務,必須設立一個完全獨立的機構。有些公司試圖混合兩項業務,但是最后都失敗了。
從事BPO業務,滿意度也很重要,我們稱為COBC。建議海淀區派商人代表團去印度訪問,看看當地BPO是怎樣運作,回來可以自己創業。
印度BPO創業型企業不斷增長
近年來,印度一般性的IT服務領域,創業企業數目由840個增長到1700個,相比之下,BPO領域內創業企業增長幅度很大,從400個增長到1350個。如果按照供貨商類型來劃分,印度的創業型企業由78%上升到92%,而第三方的供貨商則從45%下降到28%。很多國際公司到印度設立分公司,印度政府不僅給這些外國公司提供工作的環境,而且也保證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使得IT成為一種驅動力,各種不同的業務都進入了這個地區,他們都因為BPO的繁榮而繁榮。
據古博塔介紹,如果按公司規模把印度公司劃分為五個級別,2003年年末,印度第一級別的大公司增長率為26%;二級公司呈負增長,下降5%;第三類公司保持不變,增長率為4%;第四類公司也下降了5%,但是最小的公司卻增長了19%。最大的和最小的公司出現了很大的增長,而居中的公司,要么是持平,要么是負增長,居中的這些公司可能會漸漸地退出這個行業。而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如摩托羅拉、微軟,他們的增長達31%,這些跨國公司從印度當地的大公司里面挖高層管理人員,到他們當地的分支機構工作。從高峰期的合同規?,在1985年到1995年間,絕大多數的合同都是少于500萬美金的。2001年到2004年漲到了4000萬美金,2005年到2007年將達到1億美金。能夠接一億美元訂單的一定是大公司,所以這種公司會越來越大。這些意味著,如果要從事BPO業務,一定要成為大規模的公司或很小的公司,居中則無法生存。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