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簡述與展望[6] 軟件測試
6.軟件測試模型的演變
軟件測試模型與軟件測試標準的研究也隨著軟件工程的發展而越來越深入,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PaulRook提出了著名的軟件測試的V模型,旨在改進軟件開發的效率和效果。V模型反映出了測試活動與分析設計活動的關系,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過程和測試行為,
非常明確的標注了測試過程中存在的不同類型的測試,并且清楚的描述了這些測試階段和開發過程期間各階段的對應關系。V模型指出,單元和集成測試應檢測程序的執行是否滿足軟件設計的要求;系統測試應檢測系統功能、性能的質量特性是否達到系統要求的指標;驗收測試確定軟件的實現是否滿足用戶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但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僅僅把測試作為在編碼之后的一個階段,是針對程序進行的尋找錯誤的活動,而忽視了測試活動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等活動的驗證和確認的功能。Evolutif公司針對V模型的缺陷,相對于V模型,提出了W模型的概念,W模型增加了軟件各開發階段中應同步進行的驗證和確認活動。
W模型由兩個V字型模型組成,分別代表測試與開發過程,圖中明確表示出了測試與開發的并行關系。W模型強調:測試伴隨著整個軟件開發周期,而且測試的對象不僅僅是程序,需求、設計等同樣要測試,也就是說,測試與開發是同步進行的。
W模型有利于盡早地全面的發現問題。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測試人員就應該參與到對需求的驗證和確認活動中,以盡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時,對需求的測試也有利于及時了解項目難度和測試風險,及早制定應對措施,這將顯著減少總體測試時間,加快項目進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設計、編碼等活動被視為串行的,同時,測試和開發活動也保持著一種線性的前后關系,上一階段完全結束,才可正式開始下一個階段工作。
7.軟件測試的發展
7.1流程創新
測試流程決定軟件質量。軟件測試如同軟件開發一樣,需要經過收集測試需求、確定測試策略、設計測試、執行測試、分析測試等流程。軟件測試不是軟件開發的最后階段,而是貫穿于軟件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軟件測試流程既不是僵化的生搬硬套,也不是隨機的增添取舍。
軟件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和項目開發團隊需要根據公司技術、資源現狀,針對項目的特點和客戶需求,從保證軟件質量、項目進度和測試成本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并且不斷改進流程管理。對于項目周期長、應用領域廣、對質量要求高的軟件,必須制定和遵守嚴格的測試流程。
測試流程創新的目標是在公司內部制定和執行完善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優化項目生產方式,跟蹤和度量生產過程和產品,使得生產過程和各階段產品處于可控制和可度量狀態,保證產品符合客戶的功能和進度需求。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