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目的:對于規定的數據傳輸、交換接口的功能已經被實現的正確程度如何?
應用的方法:按照數據字段規格說明,測試系統的每一個下游接口功能輸出記錄的格式。對在測試數據交換中正式能與其他軟件或系統交換的數據格式的數目進行計數,并與數據交換的總數相比較。
· 數據的可交換性(基于用戶的成功嘗試)
度量目的:最終用戶不能在目標軟件與其他軟件之間交換數據的頻度如何?在目標軟件與其他軟件之間數據成功傳送的程度如何?用戶能否經常成功地交換數據?
應用的方法:對使用接口功能和失敗次數進行計數。
——從定義看來,主要是針對系統之間的接口,比如foxmail中導出的郵件能否導入outlook,側重于軟件。類似于系統之間的接口測試。那么系統內部的接口測試呢?比如系統與OS、系統內部模塊該怎么歸類?
○ 互操作性測試的概念和分類
協議是計算機網絡和分布式系統中各通信實體間相互交換信息時所應遵守的一組規則。協議是構建網絡分布系統的基礎,其在網絡和分布系統的發展中,一直處于核心地位。協議測試是指按照協議標準,通過控制觀察被測協議實現的外部行為對其進行評價。按照ISO 9646規范,協議測試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一致性測試:目的在于檢測所實現的系統與協議規范的符合程度;
。2)性能測試:用于檢測協議實體或系統的性能指標(數據傳輸率、連接時執行速度、吞吐量等);
。3)互操作性測試:檢測同一協議不同實現版本之間、或同一類協議不同實現版本之間互通能力和互連操作能力;
。4)魯棒性測試:檢測協議實體或系統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的運行的能力。
互操作性測試作為一致性測試的補充,力圖進一步提高系統互操作性的置信度。它檢驗兩個或多個同一個協議的實現之間的互操作的可能性。
什么是互操作性呢?互操作性本身來自于開放系統,它是開放系統的一個特性。幾個典型的互操作性定義如下:
SPAG/ISO:當兩個產品相互臺作, 協同地為各自所面向的用戶提供某個指定的服務時,所表現出的能力稱為互操作性。
YS IEEE:互操作性是指兩個或多個系統相互使用已被交換了的信息的能力。
再看看各現場總線對互操作性的定義:
FF:互操作性意味著來自不同廠家的多個設備能在同一個系統中相互正常操作,而不會損失其設備功能。
LonWorks:保證多個節點(來自同一個或不同的制造商)能夠集成于一個阿培而無需客戶進行節點或工具開發。
SPAG/ISO和US IEEE的定義首先是說明互操作性是發生在多個(至少兩個)產品(或系統)之間的一種關系,其本質就是從異種系統(異種機, 異種網, 異種數據庫等)中可獲得
資源透明動用的能力現場總線對互操作性的定義實際上是SPAG/ISO~ US IE既的定義的子集,對系統的通信體系結構進行了限制。
○ 不可互操作的具體原因
對不可互操作的原因進行分析可進一步加深對互操作性的理解,對提高互操作性的可能性也有重大幫助。不可互操作的原因主要有:
1)服務問題。由于服務的不可用而造成互操作發生問題
2)協議問題。兩個不同系統的協議實現中的選項和參數如果不兼容, 則會導致互操作性問題。
3)資源問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都需要資源,但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在某些情況下,出現資源不夠就可能臺導致互操作性問題。這種資源可以是硬件資源,如物理內存,物理緩存,CPU時間等,也可以是軟件資源, 如一些應用對象等。
4)時間問題。所有的通信都需要確定時間參數。時間問題可分成晟大時間,最小時間以及持續時間的不能匹配問題。時間參數不兼容,就會出現互操作問題。特別是象現場總線這種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系統,在這方面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大。
5)應用程序問題或用戶配置問題。這實際上并非是OSI范圍內的問題,但卻最終讓用戶感覺是出現了互操作性問題。
6)接口問題。根據OSI的基本參考模型和分層原則,對于N層實體來說,它為上層實體提供服務及其接口,同樣通過下層實體的接口來使用該層服務。如N層通信對等實體之間出現互操作問題, 則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有:N層實體本身對N層協議的實現錯誤N層實體使用下層實體的接口不當,下層實體的實現正確但提供的接口錯誤及下層通信對等實體存在互操作問題。
7)協議自身實現問題。
這也是最主要的問題,它是由于實現者的錯誤實現而造成的?梢詫⑦@樣的實現錯誤問題進行具體分類。表1就是其中的一種分類描述。
根據以往的經驗,系統出現的互操作性問題在各層上出現的概率有所不同 一般說來,在上幾層(包括應用層,臺話層等)出現的概率較大,而在下幾層(如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等)出現的概率要小。因此,為提高系統的互操作性,需要加強對上層協議,特別是應用層協議中有關提高互操作性方面的設計和測試。
功能性的依從性
軟件產品遵循與功能性相關的標準、約定或法規以及類似規定的能力。
外部功能性的依從性度量宜對這樣的屬性進行測量,即帶有依從性問題的功能或事件的數目,這些依從性問題是指軟件產品不遵從標準、約定、合同或其他法定的需求。
其他
軟件的功能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人機接口功能、系統接口功能、指令處理、數據處理等。
人機接口功能:指的是軟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功能,包括信息的輸入、處理結果的反饋等功能。
系統接口功能:指的是軟件系統與系統之間的交互功能,包括系統間的信息傳遞、傳輸協議的規定功能。
指令處理功能:指的是軟件系統中針對指令處理功能,包括業務流程控制邏輯、處理狀態轉移等。
數據處理功能:指的是軟件系統所有針對數據的處理功能,包括業務數據流處理邏輯、數據計算邏輯等。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