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采用Java語言作為開發平臺的話,則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在Java語言平臺下,提供了一種叫做垃圾回收器的管理機制。垃圾回收器就好像是一個監視器,其時刻監視著應用程序的運行。它可以自動發現應用程序對象何時消亡,從而幫助應用程序釋放對象所占用的空間。也就是說,如果采用Java 語言的垃圾回收器,不需要再通過編碼來判斷什么時候消亡對象。這項工作的話,Java語言編譯器會幫助程序開發人員來完成。說的再直白一點,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只需要負責創建對象即可。對象需要消亡的時候,其會自動消失(當然是在垃圾回收器的幫助下)。
可見通過Java垃圾回收器的幫助,可以解決通過堆來創建對象的不足之處。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不用考慮該在什么時候釋放對象所占用的空間,不需要開發額外的代碼來管理這個問題。從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應用程序內存泄露的安全隱患。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雖然Java語言的垃圾回收器已經解決了對象回收與空間釋放的問題。但是其對于性能方面的改善不能夠起到任何的作用。所以這個性能上的缺陷仍然成為Java語言的一個瓶頸資源。當然這個問題也不是我們能夠解決的,需要那些語言專家來想法設法提高動態分配對象空間的效率。我們應用程序開發者所能夠做的就是通過優化Java語言代碼,通過代碼復用與繼承等方式來提高應用程序的性能,讓應用程序的性能有所改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