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制定ERP實施目標時,也要注意目標的可行性。如“我們要通過客戶關系管理把客戶滿意度提高到100%”,這個目標明顯缺乏可行性,我們應該這么定目標,“通過客戶關系管理,把客戶滿意度提高5個百分點”,這才能使全體成員都能相信這個目標,從而為之而奮斗。
現實性指訂立目標時,要考慮、分析現實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人們可以采取一些手段來利用因素、避免影響來實現目標。
“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薄耙嬷蓦U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些都是孔明對“三分天下”形勢的分析,把利和弊分析的一目了然。
我們在指定目標時,也應如此。如“把定單的出率控制在5%之內”。那我們至少要分析一下,哪些地方定單會出錯?是審核環節不嚴呢,還是部門之間溝通不夠,又或者是公司沒有統一的單據標準?要把影響這個目標的實現的各個因素都列舉出來,進行分析。
時間基礎指的是目標的實現要有時間的限制,或者說要分階段,不要想著“一步登天”。
“ 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边@就是三分天下的步驟,一環扣一環。
我們在制定ERP實施目標時,特別要注意這個順序問題。因為現在很多企業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
筆者在實施ERP時,經常有企業領導對我說,我們時間比較緊,能否先上ERP,等ERP上線后再來搞流程重組。這是不行的。就一建立BOM的作業流程為例。若沒有嚴格的BOM審核機制,那么BOM的出錯率就會很大;若BOM錯了,就可能牽涉到采購、生產、倉庫、財務;源頭錯了,輸出的一切結果也肯定錯誤的。所以,我們在指定計劃時,一定注意“時間原則”,不能顛倒順序。
同時,在應用這個原則時,還要注意時間限制原則。如在定義目標時,“延遲付款額從600萬降低到200萬”,這就沒有把時間因素加進去。應該這么定義:“在上線后,5個月內,把延遲付款額從600萬降低到200萬”。有了時間限制,實施成員才有緊迫感。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