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簡單思維方式
● 剝離一些非關鍵特征,追逐事物的本質,讓事物簡單的只剩下“根本”
● 針對事物本質(解決問題的本質)的測試,讓我們不至于偏離方向
6、比較思維方式
● 認識事物時,人們往往都是通過和頭腦中的某些概念進行比較,找出相同、相異之處,或者歸類,從而將其加入大腦中的知識體系,可能的話,再建立好的搜索方式,以便以后使用
● 應用模式是“比較思維”很常見的例子,現在模式很火,有設計模式、體系結構模式、測試模式、等等,一些專家針對一些相關問題的共性找出來的解決方法,取完名字后,可以讓大家方便的復用
● 讓經驗在這里發揮作用,測試中經驗很重要,比較思維是使用經驗的方式
7、動起來,更精彩
● 關注程序的運行時狀態
● 傳統的基于結構的程序可以更多的在代碼中反映將來程序的運行方式;而面向對象將代碼和運行時顯著分離
● 讓我們在關注代碼靜態結構(如類結構)的同時,也要謹慎關注其動態(對象交互網)表現
其實這些思維方式,大家都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使用著,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妙處,將我們的思維發散,有意識的將他們用在問題的思考上,有時可以給我們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最后想說,只是知道這些原則意義不是很大,如果真能讓它們成為思考的血液,才能發揮它的真正價值。那真的需要很多的歷練,其實成為一名出色的測試人員,遠沒有那么簡單,需要簡單,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經歷+不斷的思考)。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