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博客
    • 軟件測試視頻
    • 開源軟件測試技術
    • 軟件測試論壇
    • 軟件測試沙龍
    • 軟件測試資料下載
    • 軟件測試雜志
    • 軟件測試人才招聘
      暫時沒有公告

    字號: | 推薦給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位30歲軟件工程碩士的困惑

    發布: 2008-9-04 08:44 | 作者: 不詳 | 來源: 測試時代采編 | 查看: 432次 | 進入軟件測試論壇討論

    領測軟件測試網
    關鍵字:30歲軟件工程碩士

    鄧旭:男,遼寧人,30歲,地質專業本科學歷。
    1990年考入大學,因分數不夠,未能就讀物理專業,而改學四年地質專業。
    1994年7月畢業,分配到一家冶煉廠工作。
    1997年3月,放棄成為車間主任的機會,只身來到北京,在一家保險公司賣保險。
    2001年5月,參加“就業班”學習。之后,回到原單位從事應用軟件開發。
    2002年9月,開始參加清華大學軟件工程碩士班(MSE)的學習。
      

    ??????我和鄧旭并不熟,只知道他以前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部門經理,來我們這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開發保險方面的應用軟件,僅此而已。我打電話約他采訪,他欣然答應。在我們見面時,他顯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而他的這種反應也讓我覺得有些受寵若驚……
    ????? 和許多小孩子一樣,鄧旭在小學時代也有一個崇高的理想──長大成為一名天體物理科學家。但是,因為高考分數不夠,鄧旭只好放棄理想,轉讀地質專業。在大三的時候,鄧旭曾專程來到北京,拜訪了北京大學物理系的教授,表達了報考北大物理系研究生的強烈愿望,結果卻未能如愿。大學畢業以后,鄧旭回到家鄉,在一家大型冶煉廠工作了三年。然而,不甘寂寞的他,最后還是放棄了這個工作,于1997年只身來到北京尋求發展。而此時,他馬上就要被提拔為車間主任了。
    滿熾褲降牡誦窶吹攪吮本,开蕜┧近乎漫无目的惦y罷藥ぉに敫鬮錮,但一弥eЮ,二茂埈验,谁粛]芩?他想搞悼P,繅剦q街泄卮辶鏜Q了一圈,他發現電腦實在太高深了,“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鄧旭心想。無意之中,他接觸了賣保險這個行當。從此,鄧旭進入了保險行業,而且一干就是6年。
    ????? 當他深深地意識到,電腦技術的應用必將給公司帶來巨大效益的時候,他開始自學電腦,而且停下了工作,專門來參加我們的就業班。后來,他覺得還沒有完全弄明白電腦,于是干脆辭掉工作,到清華大學專心學習“軟件工程碩士”(MSE,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但是,他仍然無法擺脫一些困惑──自己將來畢業了,能夠做什么?MSE課程中講到的東西,在將來實際的工作中是不是具有實際意義?他是不是應該邊工作邊學習……
    ????? 有些事情,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但當你經歷了之后,就會豁然開朗,明澈見底。在采訪結束的時候,我給他提了一些建議,他大有如夢初醒的感覺,連連點頭說:“有道理,是應該這樣做!”。
     
    ?

    ?

    一、最終,走進清華學堂
     
    周:你現在在做什么?
    鄧:在清華大學軟件學院上學。
    周:是通過正式考試考進去的,還是那種交錢就能讀的?
    鄧:我學的是MSE,也就是軟件工程碩士,這是清華的第一屆。2002年招生的時候,清華大學做了一個試點,就是先把人先進來,正常上課,正?己,到來年再補一次入學考試。入學考試和應該學的課程的考試都通過了,直接就可以拿到MSE學位。當時我沒來得及參加入學考試,不過有一部分人參加了,明年他們就不用考了。
    周:這是正規的清華大學的MSE嗎?
    鄧:對,是清華大學的。不過也是全國的,因為這是由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設立的。
    周:入學考試是全國統一考試嗎?
    鄧:是全國統考。去年6月進行了一次,今年沒考,因為“非典”的緣故,改到了10月份。去年只考數學、英語和一門專業課和一門綜合課。今年的考試內容改成語文、邏輯、英語、數學、還有一門專業課。這幾門課考完以后,需要再補一個綜合考試,最后還有面試。
    周:總共要考五門,是嗎?
    鄧:對。每門考試都是120分,全國統一錄取分數線。
    周:軟件工程碩士主要培養的應該是軟件開發管理人才,那么主要學習哪些課程呢?
    鄧:除了本科學過的課程,比如JAVA、信息化管理等等,還有離散數學、軟件開發管理。去年我們學了面向對象、嵌入式開發,今年更多的講網絡安全,還有就是軟件工程的改進。上一門課是軟件項目管理,是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和微軟研究院合作開設的課程。課程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理論的項目管理,一部分是講座,就是請微軟的研發人員到我們這里來講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從總經理到各個部門的負責人都有。
    點評:開設軟件工程碩士專業,可謂我國學位改革的一大進步!培養MSE的目標是培養軟件項目開發管理人才,而且MSE的課程內容與企業應用的結合比較緊密,因此非常實用。但是,也有一些大學,雖然設立了軟件學院,卻由于存在與傳統教學體制的沖突,因而工作開展起來困難重重。鄧旭在清華參加的這個班應該是比較成功的,同時還有微軟做支持,效果應該不錯。
    周:你們班一共有多少人?
    鄧:我們這一屆有七個班,一個班應該是五、六十人吧。
    周:學費的情況怎么樣?
    鄧:不算太貴,我兩年半繳了24000元。
    周:基本上一年不到一萬塊錢,還是挺便宜的。
    鄧:像我這樣的,在通過了入學考試以后,再補繳一部分。補繳全部學費以后,就可以學完這個專業的所有課程。最后,拿的是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還是非常值得的。
    周:但是軟件工程碩士班不是說什么人都能上的,你要通過全國統考,才能拿到學位。這樣好多人都上不了,即使有錢,如果不能通過入學考試,也沒有辦法學,對嗎?
    鄧:對。
    點評:我認為,軟件工程碩士應該具有類似EMBA的性質。EMBA面向管理崗位的在職人員,為提高在職人員的管理水平,結合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地學習,這樣可以提高這些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從而達到使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的目的。培養軟件工程碩士的目的,應該在于提高軟件開發的管理水平,結合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地學習,從而達到軟件企業能夠朝規;、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的目的。
    周:現在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是感到特別吃力?
    鄧:上半年特別吃力,主要因為我本科學的不是這個專業。
    周:你在本科學的什么專業?
    鄧:地質專業,特別偏。不過,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學校和日本一家公司搞了一個實驗室,有很多可以接觸計算機的條件。當時我就感覺到,地質專業就業前景一定不好,應該積極學點計算機的知識。但我對計算機的真正入門,應該從去你們那兒學了就業班開始算起。后來,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欠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就來到了清華參加軟件工程碩士班的學習。
    周:當初你學習軟件工程碩士班的時候,具體的想法是怎樣的?
    鄧:當時我們公司副經理對公司軟件服務這塊特別不滿意,我們一直想做一個軟件來彌補服務。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服務的質量?必須在服務的樣式上要多花點功夫。我們當時就想到了IT相關技術,有了這個想法以后,我就去了你們那兒學習相關的課程。當時的畢業項目就是給我們單位做的軟件,這個軟件全部完成以后,卻發現離實際應用還有很大差距。比如在技術上,如何測試?如何應用?等等。整個開發過程并不是很規范,很多問題并沒有在開發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因此應用時并不是很成功。搞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很好的應用,如果離開應用這一環,光談技術就沒什么意義了。
    點評:鄧旭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開發一套軟件,提高業務的管理質量。當時,我們開設的課程也主要針對項目的設計,很符合他的需要。不過,我們培養的對象還僅僅是開發層面的人才,如果要做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則需要進一步的深造。
    周:你上清華的目的是想繼續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對嗎?
    鄧:不完全是技術,因為技術完全可以自己來學。我在你們那兒學習的時候就有這個特點,自己做,做完了以后再請教老師。這樣基本上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但是一些軟件開發過程中的規范,我并不知道,所以我迫切想了解那些規范,使自己以后走的路更順暢一點。
    周:也就是說,以后你還是想朝計算機軟件開發和應用這個方向發展,是嗎?
    鄧:對。這也是國家開辦MSE的初衷,也是我的期望所在。
    點評:我國的軟件應用才剛剛開始,各行各業都需要開發自己的應用軟件,所以中國軟件市場的容量之大,世人皆知。同時,不但中國自己需要很多應用軟件,國外也同樣需要,開發這些軟件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就是中國。目前,日本、韓國正在開展向中國的軟件外包業務,未來歐美、澳洲等地的軟件外包業務也會逐漸進入中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而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軟件加工這一塊業務。

    ?
    二、含“恨”學習地質專業
    周:當初你考大學的時候為什么報了地質專業呢?
    鄧:當時報的全是物理專業,只不過我沒考上第一志愿,就被分到地質專業了。在畢業之前,我一直在考北大物理系研究生。那時候,我只有一個志向──想當一個科學家。
    周:想當科學家的想法,是初中的時候開始有的,還是高中的時候?
    鄧:小學的時候就有了。
    周:想當哪方面的科學家?
    鄧:天體物理學家。
    周:小學時你并不了解物理是什么,那你是怎么想到要去當物理科學家呢?
    鄧:我還是比較了解物理的,因為我從小就接觸了很多物理學家的故事。我哥哥屬于我們家鄉很早就上大學的一批人,他給我介紹了很多物理學家的故事。初中的時候我訂閱了《中學科技》和《科技日報》,那里面介紹了很多試驗,都是中學生自己動手就可以完成的試驗,當時我也做了很多。所以,在高中以前,我就一直夢想成為科學家?即髮W的時候我報的全部都是物理專業。當時因為年齡比較小,所以有一種特別的干勁。
    點評:任何人在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天真的夢想,可能看了一本畫冊,或者聽了一個故事,就為自己的未來描繪了一幅壯美的圖景。這只是童年的向往而已,大部分與現實差的很遠。鄧旭想成為天體物理學家,只是好奇而已,他并不清楚天體物理學家的工作是何等艱辛和枯燥,需要付出多大的犧牲。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時代,老師和家長經常說──長大了要有出息,要當科學家。但真正能成為科學家的人又有幾個呢?比起這種大而無當的夢想,成為一個工程師、會計師或者律師的目標也許更為實際,因為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做到的──而成為科學家,卻是一個非常難以達到的目標。
    周:你哪一年考的大學?
    鄧:1990年。
    周:當時你多大?
    鄧:17歲。
    周:學了四年地質以后,畢業分配到哪里了?
    鄧:回到了家鄉的撫順冶煉廠。
    周:這個工作和你的專業對口嗎?
    鄧:也許有一點,因為是搞冶煉嘛!
    周:你具體做什么工作?
    鄧:最開始的時候做調度。實習的時候,用了半年的時間下車間鍛煉,其實就是推個土、鏟個渣這樣的體力勞動。做了一段時間調度后,很快就被調到精冶工段做工段長。我們主任很看重我在學校的組織能力,因為我在學校一直是團委的文體部長,經常組織一些活動。
    周:這個廠子有多大?
    鄧:廠子很大,是遼寧省的一個重點企業,大概有4000多人。
    周:本來想當科學家,沒當成,卻學了地質,又分到冶煉廠推土,你一定覺得很郁悶吧?
    鄧:當然很郁悶了!雖然我還沒有放棄考物理研究生這個想法,但畢業那年確實給了我一個打擊?佳芯可臅r候,我才發現還欠缺許多知識,自學的水平和導師要求的差別實在太大了。我那會兒幾乎把整個鞍山市的圖書館都找遍了,也還是不能滿足考前需要。
    點評:一心想成為天體物理科學家的鄧旭,卻成了一個冶煉廠的工段長,二者可謂天壤之別!此時,他的郁悶是可想而知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對自己定位的不準確,沒有考慮為自己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和目標。
    周:當時為什么沒想過到北京考研究生呢?因為北京的資源和條件還是特別多的。
    鄧:當時沒想到這一步。不過,1993年的時候,我來過北京一次。
    周:為什么來?
    鄧:1993年我還沒有畢業,正是大三之前的暑假。我到北京來用打工掙的錢買了些資料,到北大物理系見到了老師,但是沒能見到導師。當時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志愿,現在想起來其實是很幼稚的。畢業工作了半年以后,我在清華的一個同學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之前我也給他寫過一封信,信中談過我的郁悶心情?戳送瑢W的來信,我終于意識到──成為天體物理科學家是一個不太現實的想法。
    周:他主要說了些什么?
    鄧:他說,物理科學家是一個怎么樣的生活狀態,他們做科學家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周:能不能具體談談,他都是怎么描述的?
    鄧:我覺得他說得不是非常清楚,他是在探我的口風,就一些人生的道理做了一些探討。但我還是從那封信里得到了很多感悟,F在回想起來,收到這封信以后,就好像很真切的意識到了什么。我原來一直覺得科學家是生活在光環之下的人群,他們每天都在做研究,每天都興致勃勃,每天都充滿快樂地工作。而事實上,他們每天的生活都很枯燥,生活環境也很艱苦,他們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他們做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如果沒有認識到這種程度,就做不成一名科學家。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成為科學家的夢想也就不那么強烈了,變得實際一些了。但不管怎么說,我還是不甘心做一個工段長,我總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就這樣,1997年的時候,我來到了北京。
    點評:鄧旭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人──雖然不能再做科學家之夢了,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做一番大事的想法。他在一點也不了解北京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辭掉工作來北京闖蕩,實在有些冒險的成分。不過,這種冒險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因為不敢冒險就不會有更大的收獲。
    ?

    三、闖蕩北京
     
    周:1997年你因為不甘心在那個小廠呆著,就一個人單槍匹馬的跑到北京來了?
    鄧:是的。
    周:來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鄧:就是覺得北京、上海這些城市能實現我的一個夢想。最起碼,我的生活應該是充滿激情的,而不是每天昏昏沉沉地混日子。
    點評:不甘平庸與寂寞,追求奮斗與成功,這也許是許多成功人士共同的特點。一個人,只要去追求,去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如果鄧旭繼續在冶煉廠當工段長,生活也許會過得不錯,但那種按部就班的生活,只能讓鄧旭這種性格的人感到壓抑,甚至是痛苦!
    周:當時你在北京這邊有沒有親戚朋友或者同學?
    鄧:有同學。
    周:當時想找工作,還是想上學?
    鄧:找工作。
    周:找到工作了嗎?
    鄧:當時,我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工作。那是一個小公司,我要做的就是推銷一種小鉤子。
    點評:放下架子,舍掉面子,為了在北京生存,跑遍全城推銷小商品,鄧旭實在勇氣可嘉。我在溫哥華遇到過一個很年輕的留學生,她給我講了她的故事。那年的圣誕節,所有的商店都關門了,而她卻一點東西都沒吃,在自己的房間里餓了三天。我問她:“你為什么不到附近的住家要一些吃的呢?”她說:“我英語不好,而且也不好意思,所以就只能等到商店開門了。到第三天的時候,我都有點餓暈了!逼鋵,加拿大人非常善良,隨便碰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加拿大人都會非常樂意提供幫助。而這個留學生考慮到面子問題,換來了自己的饑腸轆轆。而相比那種放不開架子和面子的想法,鄧旭的選擇令我動容,令我尊敬。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

    TAG: 困惑 軟件工程 碩士

    31/3123>

    關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 領測軟件測試網合作伙伴 | 廣告服務 | 投稿指南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C) 2003-2010 TestAge(領測軟件測試網)|領測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北京理工科技大廈1402室 京ICP備2023014753號-2
    技術支持和業務聯系:info@testage.com.cn 電話:010-51297073

    軟件測試 | 領測國際ISTQBISTQB官網TMMiTMMi認證國際軟件測試工程師認證領測軟件測試網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