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棄指求月和執指為月談CMMI過程和結果關系
作者:人月神話 來源:CSDNBlog
指是方向和指路牌,指是學習的方法和路徑,指是循序漸進達到目標的學習過程。月是結果,是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標,但是沒有方向的指引和正確的學習路徑,我們就會偏離了目標,也很難堅持下去達到目標。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正是總希望直接得到結果或別人告訴你結果,而不關注過程和得到結果的方法,不懂得回溯去完善自我的學習路徑,以期達到更高和更遠的目標。沒有了指往往就是看到了月亮而沒有真正的得到月亮,真正達到目標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學習步驟和路徑,循序漸進。
棄指求月就是要告訴我們自我修煉的步驟和過程,佛講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要證悟到實相般若必須要遵循這種自我修行的步驟。文字般若好像就是我們說得到的書本的理論和各種顯性知識,我們得到了這些知識后必須要經過觀照,結合自己原有的實踐進行各種分析和總結,不斷的反省自我,才可能把顯性的知識轉化為隱性的知識。當到了不是為了知識而知識,能夠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而不是受到知識和理論框架的約束,自然就朝實相又進了一步。
先看到月,樹立自我要追求的目標,然后再回過頭來遵循步驟循序漸進的學習才是我們最終能夠達到目標的方法,否則目標始終就是看到而不是得到。當我們面對一個較高的障礙物的時候,我們可以奮起一躍到半中央,這個時候離翻過障礙物更加進了,但是你會感覺到吊在半中央的你已經無任何其它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借助,想要翻越過去已經不可能。最后還得先回到地面,一步步的從地面上把臺階搭好,逐漸搭高,這才是我們真正翻越障礙物的方法。根據學習曲線,每當我們遇到這種到了某個階段后進步一點已經很艱難的時候,必須要回過頭來看是否是前面的臺階沒有搭好的原因。
執指為月更是我們容易犯的錯誤,我用手一指,這個是月亮。你就誤認我的手是月亮。你看到我的手,就可以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這樣。執著所看到的手,誤認為就是所愿見的月了。這樣的話,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并且還生出一個極大的錯誤,以為月亮是我手這個樣子。
我們學習的各種知識和理論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追求的始終都是學習的東西能夠真正的在實踐過程中發揮效能。老是和別人比我學了多少東西是沒有用的,這樣是已經偏離了目標,你需要時刻關注的是我學習的東西究竟創造了多少價值,發揮了多少效用,這才是我們真正關注的目標和方向。指頭僅僅是指路牌和我們要達到目標必須遵循的步驟和過程,而不是真正最終的目標,我們不能夠棄指求月但是更不能夠執指為月,否則就完全偏離了最終的目標。
從這個層面再回過頭來看CMMI過程改進中的過程和最終目標結果的關系就根據清楚了。指就是過程,月就是我們追求的商業目標,我們不能夠放棄了過程去追求目標,這樣往往目標缺少了過程的指引而無法保障和達到;同時我們更不能為了過程而過程,把過程當成了我們追求的最后目標,漂亮的過程沒有帶來我們最終的商業目標這個月,那就是執指為月。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