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軟件設計
似乎作為一個軟件開發者,就注定要背著沉重的行囊,穿行在茂密的熱帶叢林里,酷熱,沒有風,只有腐爛的植被、濃濃的瘴氣、不時從肩膀上爬過的毒蜘蛛和從腳背上“嗖”地竄過的毒蛇。汗流浹背,疲憊不堪,卻不能休息片刻——因為這是一個軟件開發的混亂的時代! 充分的前期需求分析?嚴格的開發流程控制?嚴密的后期測試?這些都做到了啊,可是為什么軟件還是有bug?特別是用戶頻繁地提出新的要求,軟件要不斷地修改,每一次修改都膽戰心驚幾近崩潰,這到底是為什么?神啊,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獲得好的軟件設計?
人們一直都沒有停止思考如何能夠獲得好的軟件設計。軟件工程風行了幾十年,“沒有銀彈”的咒語還沒有解除。人們不禁要拋棄所有的“軟件工程”帶來的規制,回到軟件開發的源頭尋找答案。如下就是筆者看到的火燒云的形狀,像貓像虎任憑端詳。
1、要有技藝高超的開發者
軟件是人的思維活動的產物,軟件開發首先需要的是人的創造性。就如同其他一切人類創作一樣,人是占據核心地位的?峙略龠^一百年,也沒有哪個自動化的工序可以代替金庸先生的妙筆寫出《笑傲江湖》這樣經典的小說。所以,當前軟件工程企圖用其眼花繚亂的流程控制來達到“軟件工廠”的目的,是方向性的錯誤。人,只有人,技藝高超的開發者,才是產生好的軟件設計的核心因素。
技藝高超的開發者,應當有豐富的軟件開發經驗。有了豐富的軟件開發經驗,才會培養出對軟件設計中的各種“壞味道”的敏銳的嗅覺,才能熟練地繞過軟杓浦械鬧種窒葳澹揮辛朔岣壞娜砑⒕,矅I岫愿髦秩砑逑到峁鼓J嚼檬煊諦,才能詳\貿墑斕納杓頗J澆餼瞿切┢氈櫚納杓莆侍猓揮辛朔岣壞娜砑⒕,矅I岫愿髦鐘镅、工具的特长和限制了软\剛,才钠r≡裾攵緣鼻拔侍獾淖詈鮮實謀喑逃镅院蛻杓乒ぞ擼揮辛朔岣壞娜砑⒕,矅I岫愿髦制教ê突肪車奶匭院筒鉅煊興私,才能灾G杓頻墓討兇畬蟪潭鵲乩悶教ê突肪車奶匭,并可充窊醇聣q匠絳虻目梢浦殘浴?
技藝高超的開發者,應當有專業的領域知識。軟件總是服務于某一領域的應用,各個領域的專業特性不同,使得軟件開發也產生了許多分支。從事某一專業領域的軟件開發,必然要對該領域的專業知識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軟件設計中正確地把握對概念的抽象。隨著軟件的復雜性的轉移,領域建模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此強烈推薦《領域驅動設計——軟件核心復雜性應對之道》(Eric Evans著,陳大峰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
技藝高超的開發者,應當有求真務實的技術作風。在這個浮躁、虛華、官僚化的社會里,“求真務實”顯得太可貴!這也是對開發者提出的很高的要求。求真務實的技術作風,就要求開發者不要盲從技術風潮,軟件開發的技術發展飛快,也產生了不同技術流派,各個流派都想擴大自己的影響,這時候就需要開發者自己去識破各種幌子,吸收真正對軟件開發有所助益的好方法;求真務實的技術作風,還要求開發者實事求是地看待各種非技術機制對軟件開發的影響,看看這些機制是否對軟件設計質量的提高有幫助,有則批判地采納,無則無情地拋棄,不要抱有“這個流程是某某認證所必須的,且其他很多公司都這樣做了,所以它一定有它的道理”的想法,這些目前看不到好處的東西,不要指望將來給你帶來什么好處;求真務實的技術作風,更要求開發者拋棄官僚主義作風和自大的姿態,在技術面前人人平等,以開闊的胸襟對待不同技術觀點和反對者,友好地同其他人合作,以把軟件設計做好為要旨。
技藝高超的開發者的成長需要長期的磨練,代價很大。且人的因素確實是一個很不確定(流動性很大)的因素,軟件工程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人的地位畢竟不可替代!败浖{領”是又一個軟件工程產生的畸形兒,軟件工程宣稱,只要幾個月的短期訓練,就可以勝任軟件開發的工作。真是可悲!
2、要有合理的軟件過程
軟件開發早已不是單兵作戰,而是一項有組織的集體活動,但是跟修水庫和建筑施工等“工程活動”不同,軟件開發需要集中團隊中每個人的智慧。軟件開發的過程中,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在最初往往并不十分清楚,所以需要不斷地去探索。軟件開發的核心復雜性在于對應用領域的抽象與建模,很多時候,軟件開發也是一個建立模型、驗證模型、改進模型的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所以一個合理的軟件過程至關重要。
一個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能獲取準確的需求。軟件需求據行業領域和客戶的要求不同而差異很大,沒有一個通行的模板可以套用,那么就需要對行業領域的充分研究以及與客戶的充分溝通來獲取到真實的需求?蛻舭炎约旱男枨蟊磉_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開發者理解用戶的表達又增添了困難,語言會產生偏差,我們注重點的不同也會產生偏差所以往往我們“按照”客戶的需求做出來的東西并不是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再者,很多用戶的需求隨著時勢的變化會發生改變,這都是很正常的。因此,我們不能“苛求”一開始就能全盤獲得準確的需求,要想獲得準確的需求,就要保持一直與客戶的溝通,允許在我們的開發的過程中客戶提出變化,隨時表達和強調他們真正想要的“軟件”,只有這樣,我們的開發才不會偏離客戶的初衷,一切設計才有意義。
因此,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將客戶需求的表達穿插在軟件過程的全部環節中,而不是指望在開始設計之前跟客戶訂好需求的“契約”就以為萬事大吉。
一個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快速的反饋軟件構思。軟件設計是開發者思維活動的產物,這種思維是建立在領域建模和軟件構建的基礎上的。建模的過程中,需要開發者極大地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知識背景下思考的方式會不一樣,所以設計過程迫切需要驗證當前的思路是否正確,需要一些反饋信息來證明當前的模型是準確地滿足了某一需求。并且,構思是一個不確定、不嚴密的腦力活動,對開發者的經驗有很強的依賴性,而經驗的運用往往會產生不知不覺的錯誤或疏漏,所以需要及時的反饋來驗證構思的正確性,從而避免“錯之毫厘,謬以千里”。
快速的反饋是保證設計構思不會“離題”的必要手段,所以合理的軟件過程需要提供一個快速反饋的機制,而不是一味地想象,直到如夢初醒。
一個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保障團隊成員的溝通順暢。團隊成員合作開發,共同完成一個軟件系統,成員各自的思路之間是有“縫隙”的,要將每個人的設計聯結成一個整體的設計,就需要充分的溝通來填補這些“縫隙”只有充分的溝通,才能保證各個成員各自完成的部分組合起來的協調性,才能避免牛頭對個馬嘴。Brooks在其《人月神話》中曾描述過一種情況:往一個效率低下的軟件開發團隊中增加人員,不但不能提升其開發效率,反而會降低其開發效率。這說明團隊成員越少越好,同時也說明團隊成員之間溝通的時間耗費是巨大的。團隊成員交流的主要是對系統的理解和自己對模塊接口的劃分,因此需要的是直接的“對話”,是隨時展開的是“辯論”,是立竿見影的對設計者思路的沖擊,這樣才高效。而多余的文檔、圖表、流程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溝通媒介,不僅耗費了開發者寶貴的時間,更可能引起傳遞“信號”的失真,帶來歧義。
一個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提倡“Work smart, not just hard.”(筆者借用這種說法,其本義可以參考http://www.jorydesjardins.com/pause/2006/05/what_does_that__1.html),軟件設計是一項智力勞動,其核心成果來自開發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googl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開發者的創造性來自對行業領域的鉆研和領域以外的借鑒,所以,開發者應當有豐富的領域外的知識的涉獵,在行業領域之外也有多姿多彩的閱歷和思考素材,發展自己的個性。這樣思路才不會呆板,思維才更活躍。
合理的軟件過程,應該給開發者營造一個輕松的工作氛圍,允許開發者的個性化,才能讓開發者身心愉悅地投入到軟件設計的虛空間中去,激發設計創意。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