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管理者
技術管理者和程序員,他們服務的對象和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程序員是大我,主要是完成任務,所有的事情主要靠自己完成,目標就是完成技術思考和轉化。
技術管理者是小我,服務的對象是團隊,目標是組織和連接流程。用俗話說,就是要當“萬金油”。
技術管理者,不論是項目經理,還是技術總監,首先要會選人和用人。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選什么樣的人,是領導的基本功。
技術管理者跟程序員最大的不同在于知道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選擇,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領導者知道,用人用其長,而不會去苛求每個人都達到完美。
程序員可以談論品味,像藝術家一樣看待工作;而技術管理者談論效果,是現實主義者。好的技術管理者,能在長期的理想和現實的結果中找到一個好的平衡。
技術管理者,關心的是外部目標、內部人員績效和激勵、質量控制、產品服務等一系列的活動,監督、評估并推進項目或產品的流程,直到產生一個可以交付的外部結果。
技術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在人,在團隊。他的績效是通過組織和團隊的績效體現出來的。
從程序員到技術管理者
中國有句古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很多時候容易理解為:程序員勞力,技術管理者勞心。這種想法最容易造成程序員內心的不平衡。我想,現在的知識社會,大多既要勞心,又要勞力。只勞心,不勞力的人,有知識,沒有執行和轉換能力,這樣的人,很難駕馭和管理真正的技術團隊;只勞力,不勞心的人,不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自己也不會滿意。
做程序員,還是技術管理者,這只是分工不同,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梢钥匆,由于程序員和技術管理者定位和服務對象的不同,他們的知識結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程序員看起來更技術化,便于評估,比較深入,技術管理者看起來更行政化,似乎表面,寬泛化,但都需要專業的素養和才干。
程序員也可以成為好的技術管理者,但需要積累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心態:要能勇敢地獲取外部的力量。因為管理者的目標并不意味著他有多大的能力,而是他的團隊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成效。那種認為管理者不勞而獲的想法,是一種偏見。大家職責不同,責任不同。
一個優秀的技術人才,一定要選擇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個好的技術管理者,也要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優勢,這樣,只有團隊的力量,才可以把自己的才能成百上千地放大。
從外部來看待成長
從程序員到技術管理者,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但是,這不應該是一個非此即彼,孰優孰劣的問題。我更愿意看成是一個組織環境中,不同環節上不同的位置和選擇,跟定位和特長有關。
站在組織的觀點來看,在一個團隊的內部,是沒有績效可言的。只有團隊,對外產生了價值,個人才有價值。
或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這一點。
所以,當你問自己得到了什么的時候?你也應該問自己奉獻了什么?什么是應該體現你的報酬?你的報酬是否體現了你的責任和承擔的風險?
很多時候,不是你是否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在一個商業的環境中,沒有貢獻,就沒有價值。
一個人要客觀地看待自己,不論是程序員還是管理者,都不要不可一世或忘自菲薄。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個人的成長,應該從外部的趨勢和影響,來學習、選擇和發展。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自己事業的伙伴上。
請勇往直前,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怨天尤人,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幸福和健康
沒有任何正當的理由,讓人用幸福和健康來交換所謂的前途。永遠牢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