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優勢。由于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是從事技術和知識密集的頭腦型企業,需要大量的中高層次人才,如軟件外包企業招聘的員工90%以上是本科生。而我國人力資源充足,具有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經過連續八年的擴招,我國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由1998年的340萬人增長為2007年的1800萬人,加上成人和網絡高等學歷的在校生人數,全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已突破250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3%以上,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階段。隨著招生規模的持續增長,全國普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人數已由1998年100萬人增長為2006年的400萬人以上,預計到2008年將突破500萬人,2010年將突破600萬人。充沛的勞動力供給使得我國更具勞動力成本優勢。我國勞動力成本僅為印度的70%,美國的1/8。我國低成本、富有才干的技術人才是開展服務外包的一大優勢。
產業集聚優勢。根據商業部“千百十工程”工作方案,目前已經確定了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區”目前已確定蘇州工業園區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基地,和12個中國外包基地城市。我國發展服務外包將聚焦重點區域,積極開展服務外包集聚區的認定工作。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多個服務外包的產業集聚區。以上海浦東為例,已經陸續建立了張江軟件出口、生物醫藥研發和金融后臺服務示范基地、金橋研發設計服務示范基地、陸家嘴信息服務示范基地,以及外高橋信息技術和物流服務示范基地等。目前,以國家級軟件出口基地為核心的浦東軟件園集聚了1000多家軟件外包企業,2007年出口額超過3億美元,相當于菲律賓整個國家的年度規模,已成為我國出口規模最大的軟件外包基地。張江藥谷內已有30多家企業加盟上海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基地,在張江的金融信息產業基地也吸引了一批金融后臺服務企業入駐。我國還將在符合條件的專業產業園區或服務業集聚區內,建立更多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基地,這也成為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一大優勢。
除上述優勢外,我國發展外包服務業還有很多其他的優勢,例如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大力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很多大中城市都具有非常好的道路和通訊系統等,有些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些都是發展服務外包的重要優勢。
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重點領域
我國已經把服務外包作為發展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然而在開發和服務外包的業務中,有些部門和地區將服務外向的重心單向化,只重視發展離岸外包,基本忽視本地域內外包,出現了各地爭相承攬外向型服務外包的偏頗失衡現象。我國發展服務外包應該聚焦以下兩個重點領域:
外向型服務外包。積極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能提升服務業的規模和能級,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增強國際競爭力。事實上,承接發達國家的離岸外包,是產業結構的重要突破口,是轉變對外貿易方式,發展以服務經濟為主、推動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轉變的重要途徑。我國部分城市已經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例如,2006年8月17日,上海公布的《關于促進上海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上海要緊緊抓住國際服務業加速轉移的契機,重點發展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服務外包企業,打造以浦東新區為代表的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區,努力將上海建成全球服務外包重要基地之一。外向型服務外包主要涉及信息技術、研發設計和管理咨詢服務等領域,其中信息技術外包(ITO)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浦東張江高科(10.86,-0.31,-2.78%,吧)技園區已集聚了500多家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其中包括GE、霍尼韋爾、畢博等近10家國際研發中心和惠普、花旗、印孚瑟斯、SAP等300多家技術中心,國際知名的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紛紛落戶上海;再如,2006年南京成為我國第二批獲得服務外包基地的6個城市之一,引進的三星、朗訊、IBM、微軟、西門子、LG、夏普、明基等20多家世界著名企業的外資研發機構,大多也已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從目前情況看,發包方企業主要集中在軟件業、專業服務、創意設計、商務等領域;外包業務來源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英國、奧地利、加拿大、瑞士、法國等。南京承接服務外包的148家企業中,從事軟件類服務外包企業超過100家,外包規模超100萬美元的企業13家。
內需型服務外包。事實上,服務外包的覆蓋領域和涉及行業,遠遠大于時下籠統劃分的信息技術外包和商務流程外包兩大類及外向型。按照國際公認的服務外包概念,其內容就達18個行業大類。在積極發展外向型服務外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國內業務天地最為廣闊的內需型服務外包?梢哉f內需型服務外包更為豐富,涉及的行業領域更普遍,發展的前景也更廣闊,特別是隨著我國政府與現代服務業之間的互動合作更趨緊密,服務外包已成為我國本土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綜合成本的一種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梢灶A見,我國內需型的企業服務外包市場一旦被全面推開和廣泛采用,其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無限的市場商機,將是外向型服務外包市場所無法比擬的,必將為我國服務外包的長足發展注入旺盛的活力和強勁的動力。而內需型服務外包完全由我國本土內需所產生,受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小,其蘊含著更為巨大的發展潛力。
總之,我國應該抓住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既重視外向型服務外包,也不能忽視發展潛力更為巨大的內需型服務外包。而通過模式的推動,有助于進一步加快我國服務外包的發展。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