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證明,應用功能點分析來度量軟件的規模是非?煽康,尤其是在項目估計、變更管理、生產率度量和功能需求的溝通等方面。
很多人問,功能點分析是否適用于評價現在應用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環境,例如,實時的嵌入式編碼和面向對象的編程方法。既然功能點是從用戶的角度按功能來表達開發的工作產品,那么它是獨立于所采用的技術或工具的。
以下是對功能點分析方法和潛在收益的介紹。
功能點分析介紹功能點分析的初衷之一是讓項目組和客戶可以使用同一方法定義功能需求。結果證明,理解客戶需求最好的辦法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分析軟件系統產生的結果,從而來確定客戶關心的問題。因此,功能點分析的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定義系統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專家們分析了人們對計算機系統的不同使用方式。從用戶的觀點來看,系統是從五個基本方面幫助他們進行工作的:其中兩項是最終用戶的數據需求,因此稱作“數據功能”;另外三項強調客戶對數據的可調用性,稱作“交易功能”。
功能點的五個要素。 數據功能o 內部邏輯文件o 外部界面文件。 交易功能o 外部輸入o 外部輸出o 外部查詢
內部邏輯文件:這是第一項數據功能,使客戶可以使用他們負責維護的數據。例如駕駛員在起飛行前通過顯示器輸入一系列航行數據,這些數據保存在一個文件里備用,并可以在執行過程中進行修改。因此,駕駛員負責維護包含航行信息的文件。數據在系統中的邏輯分組是由最終用戶維護的,我們把它叫做“內部邏輯文件”(ILF)。
外部界面文件:這是第二項數據功能,也和數據的邏輯分組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用戶不負責維護數據,數據在另一系統中駐留由其他用戶進行維護。該數據只供系統用戶參考使用。例如:飛行中,駕駛員可能需要參考某衛星或地面定位系統的定位數據。駕駛員不負責更新這些數據但要參考使用。這樣,這些只供參考使用的其他系統的數據分組就稱為外部界面文件(EIF)。
以下的功能的重點是客戶可以調用ILF和EIF中數據的能力,主要包括:維護、查詢、輸出數據。這類功能稱為交易功能。
外部輸入:這是第一項交易功能,是指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增、刪、改來維護內部邏輯文件。例如,駕駛員在飛行前和飛行中可以增加、刪除、修改航行信息。此時,飛行員使用的功能是外部輸入(EI)。外部輸入使用戶可以維護ILF.外部輸出:下一項交易功能是使用戶可以輸出結果。例如:駕駛員能夠分別顯示地面速度、實際氣流速度和經過校準的氣流速度。顯示結果就是經過調用維護數據和參考數據獲得的。在功能點術語中,顯示的結果就稱為“外部輸出”。
外部查詢:最后一項交易功能是指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選擇特定的數據并顯示結果。為了獲得這項結果,用戶要輸入選擇信息抓取符合條件的數據。此時沒有對數據的處理,是直接從所在的文件抓取信息。例如:駕駛員要顯示預先設置的地形圖,輸出的結果就是直接從信息存貯位置提取的信息;這里我們稱作“外部查詢”(EQ)。
調整因素除了以上的功能要素外,功能點分析中還要考慮兩方面的調整因素:功能復雜性:第一個調整因子,是指要考慮各個功能的復雜性。功能復雜性是由某一功能的數據分組和數據元素共同決定的。計算數據元素和無重復的數據分組個數后,將數值和復雜性矩陣對照,就可以確定該功能的復雜性屬于高、中、低。以上的五個功能要素(ILF,EIF,EI,EO和EQ),每個都有各自的復雜性矩陣。以下是外部輸出的復雜性矩陣。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