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適的工具,至關重要。好的工具不但使過程更流暢,也大大減少由于過程的引進而引入的工作量。關于這點其實在前面介紹PROJECT SERVER時已經有介紹。這里只是再作為一個觀點再提一下。不過雖然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效率,不過這方面的工具都不便宜。是否引進,何時引進確實對于中小型的軟件企業要好好考慮。
在這里列一些工具供大家參考
計劃工具:Microsoft Project
項目監督和跟蹤:Microsoft Project server 2003,SharePoint
需求管理:Rational RequisitePro, Borland CaliberRM, SYSBASE POWERDESIGN 11
變更管理:Rational ClearQuest
Bug跟蹤工具:Rational ClearQuest
配置管理工具:VSS, CVS, Rational Clearcase
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和守紀律的企業文化,是推廣過程改進的保證。一個過程,在試點后,是要推廣的,在推廣過程中一個強有力的執行力是必然的保證,這個不用多言。而對于守紀律的企業文化本來我并沒有太深的感受,直到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的印度工程師如何的刻板。我突然意識到這也許就是國內軟件公司長不大的原因了。是的,嚴格的遵守企業定出的過程,有時是顯得有些刻板。但在相當長的其他時期,也正是這種刻板,保證了公司的過程被嚴格執行。
有人說,什么標準一到中國就變了味了。這雖然不太好聽,但你不得不承認,有時我們確實為了省力,為了趕工,確實在破壞公司的過程。畢竟CMM只是軟件開發的過程改進的標準,但一個軟件項目的成功,并不局限于軟件開發。用CMM的模式去改進一些前期項目計劃和后期系統實施的過程,將會對組織的軟件項目的成功事倍功半。比如說采購管理,實施管理,項目啟動的管理。 在這里我想就項目的啟動管理著重討論一下。因為一個一開始就沒有處理好的項目,是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目前簽軟件合同,大多數的流程是由銷售人員和客戶接觸,然后售前工程師演示程序。然后在銷售人員和售前工程師的一連串的承諾中,客戶簽合同,軟件企業得到30%的銷售額作為定金。而后就是軟件企業進行系統的開發了?蛻糁挥泻苌倏梢栽谲浖_發完成前,了解到系統到底會是什么。然后,就是實施中的對于需求的爭論,軟件企業修改程序?蛻羧淌懿毁N身的流程。在這當中,從項目一開始雙方就沒有一個清晰的共識。這對于雙方都是一個隱患。軟件企業可能由于后期的變更過多,項目失控?蛻艨赡苁琴I了一個只能完成80%需求的系統?墒侨舨捎孟铝械囊环N過程,可能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銷售人員和客戶接觸,然后售前工程師演示程序。然后在銷售人員和售前工程師的一連串的承諾中,客戶簽采購意向合同(只是付少部分的意向定金),而后軟件企業提交建議書(提出一個概要的解決方案以及初步的成本、時間估計)?蛻羧魧Υ藷o異議,就進入下一個階段-需求分析并為需求分析付費。若不滿意建議書,可以直接結束項目。接著,軟件企業開始對客戶進行需求的詳細分析,并同客戶確認。若客戶確認后,就再簽署開發合同。此時軟件企業可以比較精確的估計軟件的規模、成本、時間?蛻粢草^清晰的了解未來系統的范圍、功能。在這種方式下,整個項目實際上被分成兩個獨立的項目——一個是進行需求分析,另一個是為滿足這些需求而開發的軟件。在這種情況下,在項目的第一部分完成后,就可以把需求作為基線保存,而后就是需求的變更管理。這樣客戶和軟件企業都對系統有個清晰的共識,需求變更自然就減少了,項目也更容易控制,軟件在合理的進度下質量也容易提高。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